![]()
01 )
情僧、英雄與正經人:
14位人物解透紅樓夢
精妙解讀,講透
《紅樓夢》的精神內核
化繁為簡,講透大觀園里的百態人情
《紅樓夢》是一本生命之書
每個人都能從中看見自己
著 者:劉曉蕾
定 價:45.00元
本書選取了《紅樓夢》中十四位具有典型性的主要人物,對其性格、精神特質以及人物間的復雜關系進行細致解讀,力圖還原曹雪芹筆下遼闊而深遠的人性世界。作者文采飛揚,從哲理與世情的角度重新品讀紅樓,引領我們走過書中人的一生,體悟生命的鮮活與脆弱,也目睹每個人的局限與命運。同時,作者將情節、主題、前八十回與續作之別、版本之別等內容掰開揉碎融入其中,幫助讀者真正讀懂作為生命之書的《紅樓夢》。
![]()
02 )
十字路口的賈家:
18封信聊透《紅樓夢》
深入探討《紅樓夢》中的
人生命題,折射現實與人性
多元視角解讀獨特的
私人書信形式,在觀點交換與
觀念交鋒中走進《紅樓夢》
著 者:劉曉蕾、楊早、莊秋水
定 價:55.00元
本書借書信往來這一傳統而別致的載體,展現了三位作者對《紅樓夢》中人事情理的分享與探討。三人選擇以自身經歷見聞為引,剖析書中人物的行為性格,解構曹雪芹的創作動機與手法。他們在大名著中品小人物,由舊故事中得新見解,從《紅樓夢》記錄的生活點滴中撿拾超越性別的真情、發問愛與婚姻,也從曹雪芹獨到的選材與運筆中見證傳統觀念的烙印、探討規則與自由的沖突。信件往來之間,觀點論述有時相互支撐,有時彼此爭鋒,從中總能感受到現代人視角下名著的溫度與活力,也展現出思想碰撞創造的遼闊世界。
![]()
03)
五道廟與沙灘:
輿論啟蒙下的北京
1904-1918
見證五四之前
北京輿論的深刻變革
填補研究空白
揭示被忽視的輿論環境巨變
著 者:楊早
定 價:88.00元
新文化運動為什么在北京登場,而不是更為現代化的上海?1904年至1918年的北京承載了中西文化的終極沖突與嬗替。知識分子由“士”轉變為以輿論為工具、與政府相抗衡的一群新人,他們通過報刊,傳達知識界與社會公共生活的關系,塑造了北京的輿論環境,使北京在五四運動前夕已經完成了新文化的“登場”。
![]()
04)
速寫本上的世界:
探索東西方世界的
環球之旅
一本建筑速寫
裝下整個世界與自己
232天,50000公里
用腳步丈量世界
記錄一場關乎建筑與自我的探尋
著 者:史倫
定 價:79.80元
本書講述了一次長達五萬公里的環球建筑之旅。作者從北京出發,獨自一人從陸路向西,駕車穿越中國西北,途經吉爾吉斯共和國、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土耳其,由安納托利亞半島進入歐洲,穿行希臘、意大利、法國,由英國搭乘客輪跨越北大西洋至美國紐約,向西橫貫北美大陸,沿美國西海岸向北前往阿拉斯加,坐船由阿留申群島抵達日本,最終回到上海、蘇州、北京。全程無飛行。
作者帶著建筑師的眼光,一路行走、觀察、速寫,感受沿途的風土人情,追溯東西方的建筑文化的起源、變遷與關聯,在風景與廢墟之間,重新理解建筑,也重新理解自己。
![]()
05 )
風流天子與君主獨裁制:
北宋徽宗朝政治史研究
?突破刻板印象
重構徽宗政治形象
“唐宋變革論”的突破性力作
史料扎實,充分踐行
“活的制度史”研究框架
著 者:[日]藤本猛
譯 者:沈 攄
定 價:99.80元
本書以北宋徽宗朝為中心,在探討徽宗所處的政治背景的基礎上,探究徽宗的政治姿態。
北宋的君主獨裁制被稱為“祖宗之法”,構筑于太宗皇帝。他擴大科舉制度,將士大夫作為新興勢力納入政權,政權運作基本順從官僚意志,該政治體系與“士大夫政治”表里一致,在仁宗朝達到全盛期。然而在立國百年后,政治、經濟、社會矛盾日益顯現,神宗對“祖宗之法”實行全面改革,發揮皇帝的政治主體性,以三省制對士大夫分而治之,下達表達自己意志的內降手詔,全面主導“皇帝親政”體制。這種制度是君主獨裁制的變體。
徽宗繼位時便面臨這兩條路線的爭持。他很快以“紹述”新法政策為目標,探求向皇帝親政體制的轉變,其重要手段是“御筆手詔”。徽宗朝是“御筆手詔”趨向定式的時期。本書的考察重點即為被稱為風流天子的徽宗是如何發揮自己的主體性,與專權宰相蔡京較量的。
![]()
06 )
政策與對策:
宋代政治史探索
詳解宋代典型制度
生動詮釋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多元視角解讀
獨特的私人書信形式,在觀點交換與
觀念交鋒中走進《紅樓夢》
著 者:黃寬重
定 價:86.00元
本書以“政策”與“對策”為樞軸,通過詔令文書、地方奏議與行政檔案的多維互證,展現五代至宋元時期的政策從制定、執行到反饋的完整鏈條,說明制度既非單向的剛性約束,亦非簡單博弈,而是通過動態調適以維系中央與地方的平衡。作者摒棄傳統制度史“就制度論制度”的靜態窠臼,轉而將制度置于動態的政治運作中,揭示其與人事、時勢的聯動。全書結合實證考據與跨學科理論,重繪了五代至宋元時期政治生態的立體圖景。
![]()
07 )
味蕾上的江南詩:
《鄉味雜詠》中的
食物記憶
打破杭州“美食荒漠”的
刻板印象
探尋隱于江南的風土鄉味
透過記憶中的鄉土味道
全方位展現清代杭州的
民間生活與飲食習俗
著 者:[清]施鴻保著;
宋凱整理;李子綦導讀
定 價:88.00元
《鄉味雜詠》是清代杭州人施鴻保記錄當時杭城飲食生活的詩集,它一直未曾刊刻,只是私家秘藏,作者手書稿本輾轉流入國家圖書館。這冊小書可媲美張岱的《西湖夢尋》、沈復的《浮生六記》。施鴻保雖然科舉不順,以游幕終老,但他因思慕故鄉饌品,將自己記憶中的味道,發為歌詩,內容包括茶、酒、肉食、海鮮、蔬菜、面點、湯鍋等不同種類。
每首詩歌之下,施鴻保又為之注釋,或附食譜,或詳制法,或憶故人,或考出處。在施鴻保的詩歌及注文之后,加入一篇當代導讀,內容豐富,既有飲食文化的歷史發展,也有鄉土民俗的介紹。不論是古籍詩文還是當代導讀,都滿含對美好食物和生活的熱愛,娓娓道來,文筆親切真摯。
![]()
08)
明代官員的職場生活
縱覽明代入仕為官全流程
綜合解讀明代官場結構
明代讀書人的考公上岸與
官場生存指南
沉浸式體驗明代“公務員”生活
著 者:陳一中
定 價:68.00元
步入明代,中國的科舉制度走向鼎盛,科舉考試也逐漸衍生出各種各樣的門道和講究。對此時的許多讀書人而言,入朝為官可以說是一生的事業追求。而真正進入官場后,更是容不得半點松懈:如何小心翼翼地侍奉皇帝,如何與同僚及宦官集團共處,如何在各色糾葛中保全自己,都是京官不可不學的求生之道。
從求學、備考、應舉、任職至退休,明代官員的職場生活可謂環環皆有講究。一旦踏足其中,便注定要嘗盡酸甜苦辣。本書正是聚焦這些于明代官場中掙扎沉浮的文人,從他們的奇聞趣事、生存智慧入手,深入剖析明代官場與科舉制度的方方面面,為讀者帶來一場精彩的明代仕宦之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