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債券市場熱鬧,資金像潮水一樣涌來涌去,美國美債收益率小幅上揚,就吸引了不少眼球。中國外資對債券的興趣也跟著調整,減持規模不算大,但讓人留意。美國經濟復蘇跡象明顯,中國經濟穩中向好,但外部不確定性還在。外資紛紛減持中國債,大量資金流向美國了?
![]()
美債吸引力,增強資金回流
美國失業率穩在低位,企業盈利超預期,讓美債成了香餑餑。2025年7月,外資持有美債總額達到9.159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私人外資凈流入226億美元,官方外資小幅流出205億美元,但整體還是回流態勢。
中國作為大持有者,也在調整配置。2024年全年減持573億美元,持倉降到7590億美元。 2025年前7個月,繼續減持458億美元,7月單月減257億美元,持倉7307億美元,創15年新低。加拿大減持571億美元,印度也跟著降倉。美國通脹預期升溫,美聯儲政策轉向,收益率曲線走陡,10年期美債升到3.6%左右,吸引資金追高回報。
全球資金流動就這樣,美債作為避險資產,美元強勢加持,歐洲和亞洲機構賣出其他資產,轉手買入。
2024年,全球債券基金流入6170億美元,創紀錄。新興市場債券雖有152.85億美元流入,但美國固收基金吸金更多。中國減持是理性選擇,外匯儲備管理更注重多元化,黃金和原油配置增加,避開單一風險。
![]()
美國財政刺激計劃落地,基礎設施債券發行熱,歐洲保險公司拋售舊倉,轉向美債。2025年上半年,跨境資金凈流入美國長期證券1463億美元,股票次之。 中國持倉從峰值1.32萬億美元降到如今7300億出頭,減少5637億美元,降幅42.7%。
但這不影響我們的經濟地盤,外儲穩定在3.3萬億美元,跨境收支規模14萬億,增長64%。
中國債市外資小幅減持
中國債券市場規模超130萬億元,托管量穩健增長,外資占比雖小,但動向值得關注。2024年11月末,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債券4.15萬億元,占2.7%,連續三個月減持,累計減少0.37萬億元。 同業存單降幅最明顯,國債部分占持有52.9%。2025年上半年,外資投資人民幣債券保持穩定,但有小幅調整。
![]()
減持從2024年四季度啟動,外來證券投資凈減持債券426億美元。原因多方面,美國收益率上行拉動資金,美元指數破108,人民幣小幅波動增加匯兌成本。加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預期,房地產監管加強,貨幣政策穩健不松,外資尋求更高收益,轉向其他品種。規模有限,僅占總托管0.5%,沒引發大波動。
債券通交易量2024年達10.4萬億元,增長4%,互換通超70家機構參與。 外資持有比例降到2.2%,但基礎需求在,國債吸引力強。
2025年9月,連續第五個月減持557億元,上清所托管減少。這和全球環境相關,中美經濟聯系緊,美聯儲降息25基點后,美債仍熱,中國債收益率升到2.7%。
外資減持是短期戰術調整,不是戰略撤退。中國債市國際化進程快,綠色債券發行40萬億元,GSS+規模全球領先。2024年發行各類債券78.79萬億元,增長11.87%。 外資來華投資總體穩定,實際使用外資雖有波動,但政策支持到位,負面清單縮減,制造業全開放。
![]()
機遇挑戰并存應對之道
外資減持中國債,帶來些壓力,債券價格小跌,收益率抬升,投資者回報壓縮,通脹預期升,進口成本增。但也是信號,提醒我們優化結構。全球資金流動正常,中國經濟韌性強,跨境貿易活躍,前8個月增長10%。 美債回流不改中國債避險地位,托管總量134萬億元,占比穩在2.3%。
中國政策空間大,央行MLF操作注入流動性,穩定曲線。投資者可轉中長期國債,票息2.8%,分散企業債,監控美聯儲動態。匯率風險用對沖工具控在0.5%。市場國際化加速,債券通日均交易回升10%,外資基礎持倉在。
![]()
美聯儲若暫停降息,中國債靠國內需求頂住。11月預計注入5000億元,出口回暖,資金流入潛力3%。外資減持是考驗,更是機會,抓住政策紅利,實現穩健回報。
資金調整是全球經濟脈動的一部分,美國吸金,中國穩健前行。保持定力,就能化險為夷,轉壓力為動力。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