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中游·童山雷中國畫的故事(26)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
江南達者 童山雷
![]()
八十
巴渝城郊最為普通的一處小院,簡陋而且雜亂無章的機耕道直通院內。旁邊有堆大約是才卸下尚未拾弄的煤炭。疏籬旁,條石臺上排著一色的陶罐,一村婦正在那兒,多半是正在做咸菜什么的吧,旁邊則是蹲坐著玩耍的小女兒。院坎上的一株細柳已發枝了,屋后的芭蕉也發出新葉,且有草樹亦已著花……眾植物似皆在淡蕩春光中隨輕風搖曳;高空有只孤飛的鳥。婦人抬頭觀看柳色,畫題卻點出了她的心思:“料想海南衣已單”。當時眾多民工正蜂擁奔赴海南打工,這婦人之夫,小孩她爸,自然也是在那支南下的大軍內。——一村婦肯定是不知“忽見陌頭楊柳色,悔叫夫婿覓封侯”這等佳句,也不可能有古怨婦那般“上檔”的感受了,唯天下人情,或稍稍類似。
![]()
八十一
巴蜀之地,僻鄉角落,溪灘陡處,常有此磨面房兒,所用動力土洋不一。一年四季,尤其是新麥收后,鄉民每每背上幾升麥子,到那兒去換上若干先已做好的掛面。此圖中一老一少,便正是去換了這面來。那干這營生的人,一墩實壯漢,此時正端著個碗兒,還拿著雙筯,大概是本正在吃自家弄出的掛面,一邊吃,一邊便又做成了這單“業務”吧。看,他目送著那一老一少,而那兩人也都回顧著他,老者且還在向他招手致意……唔,“坡平水清淺,面好人豁達”,——下次還來!
![]()
八十二
此所謂“秦家溝”,為我生產隊唯一成片之山林,其實也就有那么三二百株象是老長不大的小松柏及雜類灌木而已。崖間石板路是為公社、大隊通向我隊的主道,但日常間亦極冷落。人皆言林內鬧鬼,實際上因那林間有一極清澈涼爽的堰兒,水質亦甜,我等知哥們每年夏閑時必去那兒戲水游泳,卻從未見過那鬼,反把其地視作一樂土。畫中右上角院落處地名“老君山”,其實也毫無任何宗教形跡,反是每逢細雨迷濛、炊煙漸起之際,我于畫中左上角位置(那便是蝸居所在)眺望這方,不知怎的,都總是會想到王維“積雨空林煙火遲”的句子……現在看這幅畫,倒是覺得揮灑自如,挺豪放的,可當年剛下鄉在暝色中走攏這兒時,那份凄涼勁呦,咳!
·一個畫者在現世生活中對“藝文之趣”的尋覓與體驗·
(總 1115 篇之第 80、81、82 篇)
(待續)
·精研藝術,細品人生·
·人生甚難者:盡歷塵世辛苦、洞悉存世悲涼之后,依舊能夠興致勃勃且是詩意地對待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