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全球市場下跌,背后原因是什么?
中國基金報記者 泰勒
大家好啊,今天全球市場大變臉,不僅A股,亞太市場、美股盤前都在大跌。
一起看看發生了什么事情。
全線跳水
11月4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下跌。截至收盤, 滬指跌0.41%,深成指跌1.71%,創業板指跌1.96%。
![]()
兩市共1630只個股上漲,67只個股漲停,3650只個股下跌。
![]()
福建本地股逆市大漲,漳州發展等十余股漲停。
![]()
下跌方面,創新藥概念股下挫,常山藥業跌停。
![]()
港股方面,恒生指數跌近1%,恒生科技指數跌近2%。
![]()
亞太地區,韓國股市突然暴跌超2%,日本股市跌近2%,澳大利亞股市跌近1%。美股盤前,三大指數期貨下挫,納指期貨盤前跌超1%。
![]()
![]()
背后原因
那么,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導致全球市場共振下跌?泰勒找到了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美聯儲的降息預期
多位美聯儲官員就后續降息路徑表達了不同看法。芝加哥聯儲主席奧斯坦·古爾斯比表示,他更擔心通脹而非就業市場。
稍早,美聯儲理事麗莎·庫克(Lisa Cook)表示,相較于通脹回升的可能性,她更擔心勞動力市場進一步走弱。但她并未明確支持下月再次降息。
有分析師稱,“在經歷了一波由AI驅動的上漲后,股市對任何宏觀數據走弱或美聯儲政策路徑的變化都愈發敏感。在昨天多位官員重申內部意見分歧后,市場的焦點重回美聯儲”。
2.華爾街CEO警告稱,市場估值過高可能出現回調
多位華爾街首席執行官表示,投資者應做好心理準備:未來12至24個月內股市或將出現超過10%的回撤,而這種調整可能是件好事。
摩根士丹利首席執行官特德·皮克和高盛集團首席執行官戴維·所羅門表達了看法:“未來一段時間不排除出現顯著拋售,回撤是市場周期中的常見現象。”
皮克表示,市場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但美國仍存在“政策失誤風險”,地緣政治也充滿不確定性。
他說:“我們應該歡迎那種并非由某種宏觀懸崖式風險驅動的10%到15%的回撤,那是健康的發展。”
所羅門表示,“科技板塊的估值倍數已經偏滿”,但這并不代表整個市場如此。他說,高盛給客戶的建議是保持投資、審視資產配置,避免試圖擇時。
他還稱,股市10%至15%的回撤在上行周期中也經常出現,并不會改變資本流向或長期配置的大方向。
3.韓國交易所向投資者發出罕見警告
SK海力士股價今年以來累計上漲240%,促使交易所罕見地向投資者發出“注意”提示,或表明該股已出現過熱跡象。
韓國交易所周一晚間表示,鑒于該股近期大漲,已對SK海力士發出為期一天的“投資注意”警示。周二該股在韓國證券交易所一度下跌5.3%,為三周來最大單日跌幅。
![]()
作為英偉達高帶寬內存(HBM)的主要供應商,SK海力士在AI相關個股上漲的帶動下大幅走高。此舉通常由成交量或股價出現突然或無法解釋的大幅變化觸發,并不會立刻暫停交易,但向投資者發出審慎信號。
周一,SK海力士股價上漲近11%,使其本季度累計漲幅約達70%,為KOSPI指數同期漲幅的三倍多。
所謂“投資注意”屬于更高級別警報之前的預警,下一步可能觸發限制保證金交易的措施。若處于“投資注意”的個股滿足八項標準之一(例如三個交易日內累計上漲100%),交易所將發布“投資警示”。此后,若該股在兩個交易日內累計上漲40%,交易可被暫停一天。
編輯:晨曦
校對:喬伊
制作:嘉穎
審核:許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