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1月5日訊(編輯 卞純)丹麥盛寶銀行(Saxo Bank)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奧勒?漢森(Ole Hansen)最新表示,在連續兩周下跌后,黃金漲勢已進入降溫階段。盡管短期動能停滯,持有黃金的基本面邏輯仍未改變。
漢森表示,過去兩周,黃金市場基調“已經從樂觀狂熱轉向冷靜反思,交易員們開始重新評估2025年的敘事——降息、財政壓力、地緣政治對沖和央行需求——有多少已反映在當前價格中。”
他指出,印度的節日季通常會提振黃金需求。“市場目前已進入節后的傳統淡季,隨著年末買盤回歸,市場可能會企穩,這可能得益于近期的回調。”他表示。
漢森還表示,“一個更具結構性的變化來自中國,中國當局結束了對某些珠寶零售商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購買黃金的長期免稅政策。”
他指出,這一變化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零售成本,并可能抑制珠寶銷售,但其宏觀影響有限。 “投資性黃金——金條、金幣和黃金ETF仍然完全免稅,這將確保推動中國創紀錄實物需求的關鍵渠道暢通無阻。”他寫道。
漢森還表示,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期有關 “12月降息并非板上釘釘”的言論 “提振了美元,并小幅推高了實際收益率,進一步冷卻了市場對黃金的熱情”,而市場對關稅進展的反應則較為平淡。
他指出,“關稅相關公告或許降低了極端風險發生的概率,但并未改變持有防御性資產的長期邏輯。”
就技術面而言,漢森表示,金價近期的回調“是一種健康的發展,表明市場正在釋放壓力,而不是逆轉趨勢。”
“支撐位在3835至3878美元附近形成,該區域與8月以來最新漲勢的50%斐波那契回撤位以及50日移動均線重合,”漢森表示,并警告稱,“如果股市風險偏好保持活躍且美元繼續走強,不排除金價進一步下滑的可能性。”
他還指出,ETF持倉量在黃金上漲期間大幅增加,而期貨數據“表明多頭頭寸僅適度減少”,并未出現大規模平倉。
“與此同時,各國央行仍是市場穩定的關鍵力量。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各國央行官方購金量達220噸,使得年初至今的購金總量升至634噸——已接近去年的紀錄水平。”他表示。“這種持續的官方需求不斷限制著黃金價格的下行空間。”
漢森認為,盡管黃金近期表現疲軟,但財政債務擔憂、貨幣貶值風險、各國央行購金需求及美聯儲政策走向,意味著黃金的看漲邏輯仍然完好。
明年料迎新一輪大漲
談及黃金短期前景,漢森表示,盡管2025年黃金價格峰值或已出現,但近期的回調 “看起來更像是盤整,而非趨勢逆轉后的拋售”。
“上一次重大盤整發生在5月黃金觸及3500美元附近的紀錄高點之后,當時盤整持續了約4個月,隨后8月突破盤整區間,開啟了為期9周、漲幅達27%的上漲行情。” 他表示。“此次若出現類似時長的盤整,可能意味著黃金價格將在一段時間內橫盤震蕩,直至2026年初重新走強。”
“一旦這一輪調整結束,此前推動今年黃金上漲的核心因素——債務問題、通脹壓力及資產多元化需求——有望重新主導市場,這意味著黃金下一輪顯著上漲或將發生在2026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