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開花節節高,可傳統芝麻種植卻總被“痛點”絆住腳——落粒嚴重像“撒金”,人工收割累彎腰,倒伏減產常揪心,品質不穩難賣好價。作為我國重要油料作物,芝麻的生產困境不僅讓種植戶犯愁,更成為油料產業發展的“攔路虎”。
11月3日,在安徽東至的百畝芝麻田里卻一片火熱景象,收割機穿梭田間,籽粒飽滿的芝麻被穩穩收儲,“宜機收、不落粒、產量高、籽粒白”的表現讓在場人員頻頻稱贊。這片田的主角,正是河南省農科院芝麻研究中心培育的芝麻品種——豫芝629
![]()
01
豫芝629
“全能選手”的硬核檔案
![]()
鑒定編號:豫品鑒芝麻2023018
特征特性:該品種生育期91天左右,籽粒白色,單株產量10.2g,粗脂肪含量52.7%,粗蛋白質含量22.5%。2022-2023年區域試驗平均株高169cm。抗倒伏、高抗芝麻枯萎病、中抗莖點枯病。
種植范圍:適宜河南省及周邊相同芝麻生態區。
![]()
顯著優勢:
1.光能利用率高:該品種生育期91天左右。單桿,三花四棱,葉片整齊,葉綠素含量高,光合效率強;
2.株高適中,要素協調:該品種平均株高169cm、始蒴高度56.7cm、空稍尖6.2cm、主莖果軸長106.6cm、節間長度4.6cm、單株蒴數107.4個、蒴粒數70.4粒、千粒重2.58g。
3.耐密植:一般密度:1.4萬--1.8萬株/畝,高可達22000株/畝。
![]()
4.產量高:一般畝產150公斤左右,具有230公斤以上的高產潛力。
5.宜機收:蒴果自然成熟后,籽粒不易從蒴果中脫落,抗落粒性好,植株抗倒伏。
6.品質優: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測測試中心(鄭州)檢測顯示,品種粗脂肪含量和粗蛋白質含量分別為52.70%和22.5%。
7.抗性好:經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該品種高抗枯萎病和中抗莖點枯病。該品種節間短耐密植,抗落粒性好,適于機械化收獲;抗倒伏能力強,對實現我國芝麻全程機械化生產具有極其重要的種質利用價值和生產應用價值,具有極大的市場推廣前景。
![]()
觀摩會現場,豫芝629的表現讓種植戶和經銷商眼前一亮。“能機收,抗病好,不倒伏,種這個品種省心又省力!”“抗性強,適應性廣,這樣的好品種值得大力推廣!”“今年試種的幾畝豐產性特別好,明年我要再種100畝!”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句句都是對豫芝629的認可。
![]()
安慶瑞豐種業負責人周汝璉更是感慨萬千:“今年豫芝629的市場反響超出預期,適宜機械收獲、容易管理、抗病力強、產量還高,明年我們計劃將種植面積擴大到萬畝以上,讓更多種植戶受益。”
![]()
02
九年攻關育良種
破解油料發展難題
如此優秀的品種,背后是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芝麻研究中心王翠英介紹,豫芝629歷經9年攻關培育而成,從親本選配到田間篩選,每一步都凝聚著科研團隊的心血。“它最核心的突破就是解決了芝麻機收的關鍵問題,”王翠英表示,“聯合機收試驗中,豫芝629畝產突破158公斤,較傳統品種增產16%,機收損失率低于5%,這在芝麻生產中是重大突破。”
![]()
河南許科種業有限公司作為全國獨家經營單位,也為品種推廣保駕護航。公司銷售經理于海濤說:“我們從種到收提供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平均畝產可達200-300斤。下一步將繼續擴大推廣面積,讓豫芝629走進更多田間地頭,幫助種植戶實現增產增收。”
![]()
03
從品種突破到產業升級
助力國家油料安全
![]()
豫芝629的成功并非偶然,它不僅是一個優良品種的誕生,更是我國芝麻產業邁向全程機械化、規模化種植的重要標志。長期以來,我國油料作物面臨自給率不足的問題,芝麻作為特色油料,其生產效率的提升對保障國家油料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
隨著豫芝629的推廣,傳統芝麻種植“靠天吃飯、人工受累”的局面將逐步改變,規模化、集約化種植模式有望快速發展。這不僅能提高種植戶的經濟效益,還能推動芝麻加工產業升級,延伸產業鏈條,為我國油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