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需要時間,而很多人往往荒廢時間,以至于不能完成學業(yè)。當然也有人利用時間,要用好學習的每一分每一秒,當然就會學業(yè)有成,甚至成為某些行業(yè)的佼佼者。
![]()
最古老的學習是學和習分開的,學就是模仿別人,哪怕亦步亦趨,跟著別人學走路,也算是學習。至于跟著別人學打獵,跟著別人學捕魚,學縫制衣服,都算是學。習就是練習,跟著別人學了之后要經(jīng)常練習,才能學會一些技能,只是跟著學而不練習,也就是只學不習,基本上學不會。學的時候需要一定的時間,練習的時候更需要大量的時間,甚至要反復(fù)練習,要悉心揣摩,才能掌握知識和技能。邯鄲學步的笑話是因為學人家走路的人在練習方面出了問題,以至于不能還原以前走路的姿勢,也學不會新的走路姿勢,被人笑話。一般來說,學生在學校學習要抓緊時間,課堂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跟著老師的指揮棒走,讓讀就讀,讓寫就寫。課下學生要認真完成作業(yè),而且要獨立完成,哪怕非常費力費腦筋,查資料書也要認真完成。考試的時候要獨自面對,錯題要反復(fù)演練,每個錯題都要糾正,查漏補缺,而且長期堅持這樣訓練,才能有所進步。倘若只是淺嘗輒止,那么即便運用很長的時間來學習,也不能有什么好的結(jié)果。學校教育往往大多注重形式,內(nèi)容方面卻出現(xiàn)一些問題。一個自然班內(nèi),成績好的同學只有幾個,絕大多數(shù)同學成績都是中等和差等的。他們都在同樣的教室上課,都跟著同樣的老師學習,為什么成績出現(xiàn)了很大的差別?
他們運用了同樣的時間來學習,成績差別很大,難道真的存在智力問題嗎?倘若從注意力的角度來看,成績好的學生注意力比較集中,在學習方面比較專注,不管是上課聽講還是下課完成作業(yè),都能專心致志,心無旁騖,也就能獲得很多知識和技能。而成績中等和差等的學生注意力總是分散,上課的時候容易想別的事情,甚至有的傳紙條,有的呼呼大睡,下課完成作業(yè)的時候并不能獨立完成,有的抄襲別的同學作業(yè),有的直接在網(wǎng)上查答案,當然沒有動腦筋,成績也就不是那么好了。很可能成績中等或差等的學生做作業(yè)的時候用的時間很短,因為他們信奉“拿來主義”,直接抄答案,得來全不費工夫,省下的時間用來逛街,吃美食,玩手機。而成績好的學生卻不會走此“捷徑”,會認真聽課和寫作業(yè),而且全都要自己來,不抄現(xiàn)成的答案,哪怕做錯題了也要糾正過來,而不會輕松放過。當然成績好的學生會充分利用時間,還會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嚴格執(zhí)行這樣的計劃,以求學習的高效率。他們會用最短的時間做最多的題,背誦最多的內(nèi)容,而不會把大把的時間浪費在吃美食或玩手機方便,更不會在社交方面浪費很多時間。也就是說成績好的學生時間戰(zhàn)術(shù)比較先進,會最大限度地利用時間,而不會最大限度地浪費時間。而成績差的學生正好相反,總是逃避學習,總是干和學習無關(guān)的事,當然時間利用效率會很低。
![]()
專注的學生很可能成績很好,就顯得比較聰明,其實他們不一定聰明,只是保持了專注力。而成績差的學生往往專注力不行,精力容易分散,當然學習方面乏善可陳,做和學習無關(guān)的事卻總是比較積極。即便是成年人學習,也仍然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時間,要抓緊時間做題和背誦,而不能浪費大把的時間。有的學生要先把作業(yè)做完再去玩,而且玩的時間有一定的限制,不會漫無目的地玩下去,玩一會兒就回去寫作業(yè),或回去背誦一會兒,或回去看課外書,當然會不斷吸收知識。而成績差的學生卻往往喜歡玩,而且漫無目的地玩,玩起來就忘記了學習,其實并非完全忘記,而是潛意識故意逃避,因為學習有困難,而玩卻沒有什么困難。他們喜歡做和學習無關(guān)的事,因為那些事很簡單,而學習是有難度的,還要付出持久的努力,當然他們會逃避學習,轉(zhuǎn)而干和學習無關(guān)的事。從學習方面來看。最差的學生往往時間利用效率很低,以至于學習成績始終很差,好的學習習慣沒有養(yǎng)成,而學習好的學生往往時間利用效率很高,早就養(yǎng)成了好的學習習慣,不放過學習的每一分每一秒,當然會出獲得很好的成績。
成年人學技術(shù)也是如此,跟著師父學了之后,要反復(fù)練習。有學書法的,學了之后反復(fù)練習,甚至拿著竹棍在沙土上練,練久了就學會了,時間利用效率比較高。有學廚師的,跟著廚師學會了炒菜,更要多加練習,當然要揣摩其中的門道,一旦練成了,就沒必要每天練了。學鋼琴的、學二胡的都是如此,要反復(fù)練習,掌握其中的門道之后,就沒必要每天練習了,但仍然要隔一段時間練習一次,以增強記憶力,主要還是強化肌肉記憶。他們反復(fù)練習的時候,時間利用效率比較高,而不可能學了之后不練習,那樣的學習是無效的。有人天生比較聰明,看一眼就會,看到別人做木匠活,回去找了工具,自己就會做,但這種能力并不是人人具有,只有少數(shù)人具有。其實他們在看別人做木匠活的時候,內(nèi)心里已經(jīng)演練了無數(shù)遍,知道怎樣去做,而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又不錯,當然會達到很高的時間利用效率。別人看十遍也不一定學會了,而他看一遍就學會了,說明他跟著師父學的時候,上課效率比較高,心靈手巧。當然不能忽略智力問題,人和人的智力是有差別的。專注力是智力的素質(zhì),也能決定智力的好壞。智力好的人看一眼就會,智力差的人,師父手把手教都教不會。相對于時間利用效率來說,似乎只有智力好的人能夠提升時間利用效率,而智力差的人并不能。其實,智力差的人也能提升時間利用效率,剛開始學的時候非常費勁,而一旦學會了某項技能,每天練習就會得心應(yīng)手,甚至成為某一行業(yè)的翹楚。因為他們每天都在專注于練習某一項技能,熟能生巧,甚至還有所變通,當然就顯不出笨來了。專注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治理水平,不停地做一件事,大多能做好。
![]()
判斷一個人智力好壞,只要看他的時間利用效率就可以了。優(yōu)秀的人才會制定時間計劃,會提升時間利用效率,當然也有休息的計劃,不可能只是工作不休息。而智力差的人很可能時間利用效率極差,甚至逃避社會競爭,逃避工作,還借口說自己是散淡之人,看不上功名利祿,其實很可能是競爭中的失敗者,也很可能只是干了和工作無關(guān)的事,感覺很簡單,而工作卻很難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