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張亢 薛小東
10月29日,秋陽朗照。泰安岱岳區大汶口鎮的田埂上,陽光把玉米茬曬得泛白。山東中信大隆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郗仲來站在自家烘干塔旁,語氣里帶著幾分慶幸:“幸虧去年建了這臺設備,保住了自家糧食,還能幫鄉親們救點糧,這錢花得值。”
![]()
![]()
郗仲來的話里,藏著他和“魯擔惠農貸”的緣分。時間倒回2021年,那時的他已經在種子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看著農業規模化發展的趨勢,他下定決心轉型,在岱岳區大汶口鎮承包下2000多畝地,從“賣種子”變成了“種糧食”。可真到實際運營,資金問題很快成了“攔路虎”:租地要花錢、買農資要花錢、請工人要花錢,一年下來,各項開支不是小數,讓他不得不精打細算每一筆花銷。
![]()
轉眼到了2024年,地里的莊稼長勢正好,可后續的投入卻沒了著落。就在郗仲來對著賬本發愁時,他聽說了“魯擔惠農貸”,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找到了山東農擔泰安管理中心。讓他感覺省心的是,“魯擔惠農貸”無需抵押物,申請僅需“有土地、有經營”。更意外的是,農擔的工作人員沒有只看材料,而是直接跑到他的地里實地考察,不僅詳細了解他的種植規模、經營情況,還根據他的實際情況給出了建議:“你這種植面積不小,泰安秋天雨水多,糧食收下來沒地方烘干很麻煩,不如趁著有資金支持,上一套烘干設備。”
![]()
更讓郗仲來省心的是,“魯擔惠農貸”的政策實實在在幫他減輕了負擔。按照泰安當地“魯擔惠農貸”政策,種糧大戶可享受政府50%的擔保費補貼和1%的貸款貼息,不用承擔全額成本。政府會補貼擔保費和利息,這意味著他拿到貸款后,不用承擔全額的擔保成本和利息支出,資金壓力一下子小了很多。“當時就覺得這政策是真為咱種糧人著想,不用咱多花冤枉錢。”沒過多久,210萬元貸款就順利到賬,郗仲來第一時間就按照農擔的建議,著手建設烘干塔,同時還盤算著升級播種設備——畢竟種糧要想產量高、品質好,先進的農機設備少不了。
今年秋天,泰安的連陰雨來得猝不及防,周邊不少種糧戶看著地里的糧食收上來卻沒法晾曬,急得團團轉,有的玉米甚至開始發霉。而郗仲來的烘干塔此時派上了大用場,這臺日烘干濕糧120噸的設備,24小時不停運轉,不僅把自家2000多畝地的糧食烘干收儲妥當,還幫著周邊農戶處理濕糧。“那段時間,每天都有農戶拉著濕糧來,烘干塔就沒停過。”郗仲來說,后來各級領導還有各地的農業從業人員,都專門來他這兒調研學習,想看看這烘干塔到底是怎么在雨天里“保糧食”的。
![]()
除了烘干塔,郗仲來用貸款買的進口播種機,也成了地里的“香餑餑”。“這機器厲害得很,前邊能攪動土壤,接著壓實,然后播種,播完再壓實,好幾道工序一次性完成。”郗仲來介紹,以前用老機器,種子有的播深了不出苗,有的淺了被鳥啄,現在根本不用擔心這些問題。更實在的是,這臺播種機還能省種子。郗仲來給記者算了筆賬:以前每畝地得用多少種子全靠經驗,有時候播多了浪費,播少了又怕缺苗。現在用這臺機器,每畝地能省五六斤種子。“我這2000多畝地,一年下來就能省一萬多斤種子,這可不是小數目。而且出苗率也有保障。”
![]()
從種子行業轉型種糧大戶,從資金短缺到“魯擔惠農貸”的支持,建起烘干塔、換上新播種機,郗仲來的經歷,正是“魯擔惠農貸”助力泰安農戶發展的真實寫照。對于種糧人來說,資金就像地里的“活水”,有了資金,才能引進先進設備、擴大種植規模、應對突發情況。而“魯擔惠農貸”通過政府補貼擔保費、利息的方式,把這筆“活水”精準送到有需要的農戶手里,不僅緩解了農戶的資金壓力,更讓像郗仲來這樣的種糧人有了發展的底氣和信心。
![]()
秋日的汶陽田剛翻耕過,一股清鮮的泥土香,裹著田壟的生機撲面而來。郗仲來望著自家的田地,眼神里滿是期待:“有了農擔貸的支持,今年我還計劃新上每天烘干300噸的烘干塔,服務輻射周邊2萬余畝土地,把種植管理做得更精細,讓地里的收成再上一個臺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歡迎各界投稿,提供線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視頻。泰安新聞素材請聯系齊魯晚報泰安融媒中心,熱線電話:0538-6982110。)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