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著一個天天“跳水”的市場,我有點麻了。
半個月前我發的掛牌價、成交價數據觀察,現在又全變了。
可以對照這篇文章,翻翻最新的掛牌價、成交價,注意還要觀察帶看情況,多翻數據就全懂了。
《上海樓市,陰跌轉向“急跌”》。
現在的上海樓市,我總結了4個字:
泥沙俱下。
管你好板塊還是差板塊,管你好房子還是差房子,一起向下。
01
所有的分析,都輸給了情緒。
這是最無奈的,也是我斷更10天的原因。
很多人在聊數據,在聊基本面,我也聊過,但不適用現在的市場。
現在價格的下行已經不是由各種市場數據決定,而是由最著急的那個房東決定。
你掛10萬,隔壁掛9萬5;
他掛9萬5,新來的掛9萬;
等到你想掛8萬5的時候,發現已經有人掛8萬了……
![]()
長寧天山的仁恒河濱花園,就是個鮮活的例子。
倒不是惡意砸盤,而是人性的恐慌在定價。
現在這種恐慌有點傳染跡象。
從老破小傳到次新,從郊區傳到市區,從普通住宅傳到標桿次新。
如今的二手市場,已經跌穿了技術面,進入到了信心面的負循環。
這不是政策能解決的,這是人性。
當所有人包括賣房的房東,都認為房價會跌的時候,房價就真的會跌:
這就是預期的自我實現。
二手房可以看上面的文章,自己也可以翻翻感興趣的板塊房價數據,不展開了。
新房這邊也不樂觀,現在大批的市區新房,都要靠中介渠道和自媒體渠道帶客。
不少項目對外宣稱首開日光,但網簽數據卻嚴重滯后。
中外環、外環外新房就更不用講,有些盤開分銷都帶不動銷量,被逼得沒辦法,甚至開了特價房源,前段時間桃浦新房85折都出來了。
去化壓力太大了。
沒辦法,二手跌成這個樣,新的“好房子”又太貴,大家不買賬。
當上海最炙手可熱的新房都需要求人買的時候,我不知道后面的解法,在哪里?
02
曾經我們信奉很多樓市真理:
什么地段決定一切;
什么品質永不貶值;
什么稀缺資源護城河。
放在現在也適用,但挺雞肋的。
樓市上漲的時候,我們學這些是為了買到漲幅預期更高的房子。
現在誰還要學這些,多等一個月,價格就會再往下走一走。
過去我們覺得硬通貨是那些核心地段的品質樓盤,現在發現,現在唯一的硬通貨是現金。
房子是紙面財富,跌成這樣真的不舍得兌換。
但現在手上有余糧,才是真大哥啊。
現在你在房產群說你上海有5套6套房子,沒人在意。
但如果你站出來說現金有A8、A8.5,所有人都出來喊你大哥。
03
我相信現在還在看房的人,都是在等一個信號:
到“底”了沒有?
畢竟誰也不想這個月買,下個月還要繼續跌。
房產群里還有個投資大哥,2019年抄底了一套學區次新,2022年漲到高點的時候,漲幅有40%還多,春風得意。
2023年發現苗頭不對,但隱約覺得還會救、還有救。
2024年忍不住了,賣了。
2025年嚷嚷著又跌了,賣賺了,還要買。
但最近告訴我,不買了。
我問他:你的數據分析和周期判斷呢?
他說了一句話挺經典的:我發現有些板塊的數據都指向可以買了,租售比拉的挺高了,學區溢價也快沒有了。但就是不敢買,這個市場已經不能用數據來分析了。
不玩了,技術分析和數據分析都失效了。
現在的上海二手房市場,就處在這樣一個階段:
理性的分析失效,感性的恐慌主導。
很多人問:什么時候是底部?
我的回答是,當你不再問這個問題的時候。
當所有人都停止預測底部,開始接受現實,市場才會真正見底。
現在還有人在問什么時候是底,說明還在幻想,還在等待,那這個底就沒來。
真正的市場底,是沒有人再關心房價的時候。
是房產中介都開始轉行的時候。
是樓市群徹底安靜的時候。
是你忘了自己還有套房的時候。
哈哈,有點像股市2700點、黃金270時候的感覺。
無人問津時,也許那個時候才是真正的底部。
現在嘛,就像駕車穿梭在漆黑隧道,所有人都看不到前方、看不到光亮、也看不清答案。
![]()
那就繼續往前吧,別回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