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這一天,中美兩國元首在韓國舉行了舉世矚目的高層會談。在參加這次會談之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果然又使出了他慣用的極限施壓手段。他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美國可能會考慮恢復進行核試驗。
我們暫且不論特朗普對中國核力量那些有失偏頗的評論,單從目前美國在核力量建設上的萎靡不振來看,恢復核試驗真的對美軍有利嗎?
![]()
我們來看看美國目前的三位一體核力量建設情況。可以說,美國在這一領域遇到了相當多的問題。在陸基彈道導彈方面,也就是哨兵導彈系統的整個研發過程中,遇到了巨大的進度落后等一系列問題。甚至,美國連固體導彈發動機的制造能力都被質疑已經喪失。
在空基核武庫方面,也就是B21隱身轟炸機的研制上,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第二架原型機也在試飛,但相比原本的項目預計,進度仍然落后。而在海軍的海基彈道導彈核潛艇開發項目上,新型的哥倫比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進度也大大落后,甚至出現了很多焊接的問題。
![]()
這一切,不僅僅體現出美國在核武器相關研發能力上的落后,也反映出整個美國軍事工業這些年呈現出的衰敗局面。要知道,核武器并不是一款造出來就可以一勞永逸、高枕無憂的武器。由于目前在核武器中使用的主要是包括裂變與聚變材料在內的復合構型,在外側再加設聚變材料,利用原子彈爆炸時的高溫高壓引發核聚變。
雖然裂變材料的半衰期比較長,可以相對穩定地存放,但是作為核武器主要威力來源的氫彈,也就是外面的這一層聚變核材料,它的半衰期是相對比較短的。類似于氘化鋰這樣的聚變材料,更是每隔10年左右就需要重新翻新與處理。如果不進行及時的翻新處理,不但核彈的威力會大打折扣,而且整個核武庫的有效性也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
但是,隨著1996年前后世界各國逐步停止了核試驗,對于目前新設計的以及翻新的這些核武器,它們的有效性的考核大多只能依靠電子計算機進行模擬實驗,甚至不能進行所謂的臨界核試驗。因此,對于美國來說,目前自己手里這些制造于冷戰高峰時期的核武器,到底有多少還能夠可靠地被引爆,恐怕美國人自己心里也沒有底。
因此,此番特朗普叫囂說要退出核試驗的相關國際條約,重新恢復核試驗,恐怕不只是一個極限施壓的動作,內地里也是受到了美國軍方的相關壓力。畢竟,美國現在在常規武器方面,已經不再是如同原本那樣遙遙領
先,已經受到了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強大軍事實力的挑戰。美國現在恐怕也不得不撿起核武器這張原本沒有考慮使用的王牌,來作為自己最后挽回顏面的這么一招。
![]()
但是,在核武器以及核能力的構建上,美國現在恐怕也早已失去了當年冷戰高峰期的那種強大制造能力。而相比之下,反而是類似于中國這樣的新興國家,有更強的研發、制造以及維護的能力。
美國此番如果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再次去恢復核試驗,那么可想而知的是,包括俄羅斯在內的世界其他有核國家都會立刻跟上,重新恢復自己的核試驗。同時,校準已經近30年來沒有校準過的核彈的威力模型。那么,世界將不可避免地進入到新一輪的核軍備競賽里面。
但在這樣的軍備競賽中,美國恐怕已經沒有實力再去做這種遙遙領先的美夢了。美國面臨的將會是與目前俄羅斯類似的窘態:擁有巨大的核武庫,卻無力更好地維護,更無力開發先進核武器。美國將自己開啟一場自己贏不了的競賽。
![]()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最后一次核武器實驗是在1996年的7月29日,這一天正是鄧稼先同志去世十周年的紀念日。在這次核武器試驗之后,我們鄭重地向世界宣布,中國暫停核武器的實驗。那么,如果大洋彼岸的美國真的膽敢重開這個潘多拉的盒子,那么中國的科研工作人員、國防工業的研究者們沒有理由不加快跟上。在這一場競爭中,最終獲勝的還會是我們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