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楊凱越
近日,格力電器官網“零碳健康家”板塊上線“光照管理系統”,正式跨界照明賽道。
據其官網介紹,該光照管理系統主要提供燈光保障,實現自動開光的智能聯動,合理調節不同場景下的用燈需求和燈光氣氛。
![]()
據悉,格力的“光照管理系統”已推出智能感應LED小夜燈,售價89元,可通過多種智能方式調節室內光線,同時能實現在三米范圍內感應人體。
![]()
格力對照明領域的野心,布局已久。公開信息顯示,5月26日,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申請注冊“格力真火”新商標,國際分類為“燈具空調”。
![]()
公開數據披露,今年以來截至2025年6月,除“格力真火”外,格力已申請20枚新商標,累計持有8303枚商標,另有1099枚在注冊中。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格力申請注冊“格力真火”新商標后,僅一周后,6月4日,美的集團也緊隨其后提交了同類別的商標注冊申請,該商標分類也是“燈具空調”。
空調家電兩大頭部品牌,前后腳注冊燈具類商標,引發關注。從行業現狀來看,在格力、美的品牌的空調主場,行業增長已進入瓶頸期。2023年中國居民空調擁有量已達每百戶145.9臺,新增需求持續萎縮,存量更新成為市場主力,價格戰常態化導致行業利潤空間持續壓縮。
在空調業務增長乏力的背景下,尋找新的業績引擎成為品牌們的迫切需求。照明市場的市場規模與增長潛力恰好契合這一訴求,尤其是智能照明與綠色照明賽道。
相關數據顯示,預計2025年全球照明市場規模將突破2200億美元。2025年中國照明器材和燈具市場規模為3269.96億元人民幣。在智能照明領域,2023年中國智能照明市場規模已達1086億元,同比增長24.3%,預計2030年市場規模將突破2200億元,滲透率提升至55%以上。
各大家電巨頭選擇此時入局,也有深意,據業內人士分析,目前恰逢照明行業從傳統產品競爭向系統解決方案競爭轉型的關鍵期,當前市場呈現“頭部割據、新興崛起”的復雜格局。
從競爭主體來看,2024年照明行業TOP10企業市場集中度達36.5%。這類企業優勢在于照明專業技術成熟,覆蓋家居、商業等全場景,但在智能化與生態整合能力上存在短板。
這也給了以小米、華為為代表的科技企業,依托IoT生態切入市場,通過智能音箱、手機等入口實現燈光的聯動控制,主打年輕消費群體的智能化需求。
在此背景下,格力與傳統照明企業相比,優勢在于系統整合能力與光伏節能技術;與科技企業相比,優勢則體現在照明與家電產品的深度協同及制造實力。或也能在照明市場的競爭之中,占據一席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