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遼寧丹東的孫立新,將畫筆深情落于家鄉的天橋溝,在這片山水與鄉土間,譜寫出一曲油畫的詩意長歌。
他以色彩為和弦,在天橋溝的四季里奏響絢爛樂章。秋林的橙紅如火焰燃亮畫布,春草的嫩綠似晨露浸潤眼眸,那些冷暖交織的色塊,從不是對自然的刻板摹寫,而是季節的心跳、草木的私語。油彩的濃淡干濕間,天橋溝的光陰有了可觸摸的溫度。每一抹亮色都是生命的怒放,每一處沉郁都是時光的凝噎。
![]()
寫生現場
筆觸是他與故土對話的獨特方言。或如斧鑿般厚重,刻畫出山石的蒼勁筋骨;或似風過般輕盈,勾勒出枝葉的靈動翩躚。在他的筆下,樹木的枝干是承載歲月的血脈,田埂的小徑是通往記憶的歸途。那些錯落的筆觸,是他行走山野的足印,也是他叩問自然的心跳,讓每一處肌理都浸透著對這片土地的深情觸摸。
而鄉土題材的描摹,更添了人文的綿長韻味。紅瓦村落、籬邊樹影、田壟草垛,還有那村口的老人與犬、林間的雞群與牛,這些意象在畫布上成了家園記憶的具象。他把對丹東故土的眷戀揉進每一處細節,讓天橋溝的煙火氣與自然美共生,在寫實的框架里,注入了詩意的靈魂。
![]()
寫生現場
孫立新的天橋溝寫生,是一場藝術與故土的靈魂共振。他以油畫為舟,在自然與人文的河道里溯游,那些畫中的一草一木、一屋一徑,都是他藝術生命的注腳。注腳里,有自然的韻律,有人文的溫度,更有一位藝術家對故鄉、對藝術的永恒赤誠。
文/DeepSeek
作品欣賞
![]()
金秋十月60x50cm
![]()
山下人家60x50cm
![]()
有這樣一個小院60x50cm
![]()
進山的小路60x50cm
![]()
秋意正濃60x50cm
![]()
林中小路60x50cm
![]()
曖陽60x50cm
![]()
秋雨60x50cm
![]()
![]()
陽光灑滿山崗60x50cm
![]()
逆光30x30cm
![]()
清晨30x30cm
![]()
秋收時節60x50cm
![]()
余暉60x50cm
![]()
陽光60x50cm
![]()
雨中的天橋溝60x50cm
![]()
陣陣秋風60x50cm
![]()
農家60x50cm
![]()
一池碧水80x60cm
![]()
山泉60x50cm
(來源:畫和遠方)
畫家簡介
![]()
孫立新,1955年生,遼寧丹東人,1989年畢業于解放軍藝術學院,2004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課程班。曾任軍事博物館美術創作室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三、四屆油畫藝委會委員。一級美術師,中國油畫學會理事,中國美術館展覽資格評審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特聘藝術家,北京國際雙年展策展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國家重大題材藝術創作委員會委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