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波蘭保留邊境關閉權后,立陶宛再出重拳。該國政府于10月29日正式關閉與白俄羅斯接壤邊境口岸,并禁止白俄貨物過境至俄羅斯加里寧格勒,直至2025年12月1日,白俄羅斯邊防局已于前一日證實收到了相關通知。這一制裁升級舉措,疊加歐盟化肥禁令或將使全球鉀肥供應鏈再度面臨嚴峻考驗。
根據立陶宛官方通報,貨物過境限制精準指向“白俄羅斯制造的產品”。鉀肥作為白俄核心出口商品首當其沖。立陶宛總統瑙塞達特別指出,“歐盟的限制適用于鉀肥,但不適用于氮肥。”,同時,透露正在探討擴大對白俄羅斯制裁的可能性。
作為西方制裁白俄鉀肥行業的主要倡導者之一,立陶宛此前已多次帶頭停止白俄鉀肥過境運輸,此次以議案形式固化的禁令被業內視為“精準打擊”。白俄羅斯外長雷任科夫直言立方行為是“公然挑釁”,此類行動的目的可能是阻止過境進入加里寧格勒地區,并進一步限制空中交通。
作為內陸國,白俄羅斯鉀肥長期依賴立陶宛克萊佩達港出口,在俄烏沖突之前每月經此出口60萬至120萬噸。制裁迫使白俄將出口轉向鐵路(中歐班列)以及俄羅斯港口,加里寧格勒港就是其中之一。而白俄鉀肥到加里寧格勒港仍需經過立陶宛或波蘭領土過境,若轉向圣彼得堡、摩爾曼斯克港等港口,運距更是增加1.5-4倍,直接導致物流成本翻倍。
![]()
更嚴峻的是,替代通道正面臨運力瓶頸。俄羅斯波羅的海港口目前承擔了該國大部分的貨物出口,其中可處理散裝鉀肥的碼頭已接近滿負荷運轉。由于融資限制和技術難題,俄羅斯西部港口吞吐能力提升的計劃再次延期。俄羅斯本土企業已優先搶占鐵路和港口基礎設施,進一步擠壓白俄鉀肥出口空間。
白俄羅斯作為另一替代選項的中歐班列,同樣難當“主力”:2025年1-7月,白俄通過中歐班列發往中國的鉀肥為60萬噸,同比下降43%,全年運力尚無法填補港口封鎖造成的缺口,且中歐班列運距接近1萬公里,運費遠高于海運。同時,中歐班列當前主要服務中國市場,白俄對巴西、印度等其他核心出口國的運輸需求仍難以通過這一通道滿足。行業預警顯示,作為全球鉀肥產能的關鍵供應國,白俄羅斯這種供給受限可能引發市場對鉀肥供應缺口的擔心。
![]()
關注生物有機肥行業前沿資訊/最新熱點,點擊下方名片關注:
來源:綜合整理自農化時代
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以作處理。
電話:0311-89183396
編輯:崔志欣
責編:張亞靜
監制:張博群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