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徐匯區虹梅街道社區(老年)學校“金彩非遺·樂學虹梅”交行虹梅銀齡融合班的20余名老年學員,走進浦東“雙子山”景區,在熱帶植物館的蔥郁綠意中漫步,聽講師結合植物養護講養老金融規劃——這場戶外研學,讓老年人們直呼“學知識像逛公園一樣輕松”。這生動場景的背后,是學校依托虹梅園區“社校企”共建項目,整合虹梅轄區企業資源、貼合銀齡群體學習需求的創新探索。
![]()
![]()
虹梅街道社區(老年)學校學員們戶外研學
此前,傳統金融反詐宣講類課程常因形式單一,難以吸引老年學員持續參與。學校瞄準這一痛點,主動對接轄區內交通銀行漕河涇科技支行,于近期正式啟動“金彩非遺·樂學虹梅”銀齡融合課程,并簽署共建合作備忘錄。虹梅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在開班儀式上表示:“要讓老年朋友既能學好金融知識,又能玩得開心,真正實現‘樂學晚年’。”
![]()
虹梅街道社區(老年)學校與交通銀行漕河涇科技支行簽署共建合作備忘錄
課程設計充分貼合老年人學習習慣與動力需求。不同于傳統“坐而論道”,該課程以“養老金融”為主線,串聯起實用知識與趣味體驗:第一周學“隨申辦長者版”“交行App”實操,課后動手制作壓花美人扇;第二周探討“長壽時代的養老規劃”,同步體驗掐絲琺瑯工藝;第三周解鎖金融AI工具時,還能DIY專屬香水……“先學知識再做手工,腦子記得牢,手上有成果,越學越有勁兒!”學員張阿姨拿著剛完成的真皮掛件說道。
![]()
![]()
課程串聯起實用知識與趣味體驗
此次浦東“雙子山”研學,更是將課堂從室內延伸到戶外。在熱帶植物館內,交行講師以“植物養護需長期規劃”作喻,通俗講解養老理財的“耐心原則”;參觀途中,還穿插“景區消費防詐騙”小貼士,讓金融知識自然融入生活場景。“以前總覺得理財離自己遠,現在逛著園子就懂了‘提前規劃’的道理,太實用了!”學員李伯伯感慨道。
截至目前,該融合班參與率達95%,不少學員主動推薦鄰里報名。這種“金融知識打底、非遺手作添趣、研學實踐賦能”的模式,既讓交通銀行的金融服務下沉到社區一線,又為社區老年教育拓展了新路徑。虹梅街道社區學校負責人表示,后續將繼續聯動轄區企業,優化課程內容,讓銀齡課堂真正成為老年朋友“學有所樂、學有所獲”的溫暖陣地。
文稿:虹梅街道社區(老年)學校
記者:楊宜修
編輯:陳海笑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