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古好看、個性十足
泰格豪雅的歷史中有一系列設計相當特別的作品,它們可以靠9點鐘的小表盤追蹤潮汐的變化。這些“潮汐腕表”對于帆船運動愛好者或者海員是有一定實際幫助的,但更多時候體現的是對于海洋的向往、對獨特功能旺盛的好奇心。去年泰格豪雅和國外鐘表媒體 Hodinkee 曾經以1968年的“潮汐腕表” Ref.2446C 為藍本推出了限量作品,總計968件,風評相當好。
![]()
泰格豪雅和 Hodinkee 去年的聯名版
現在泰格豪雅拿出了該系列的新作,設計和定位與之前有所差異,數量更少但價格更低。看來泰格豪雅對于“潮汐腕表”的影響力并不滿足于目前的成就。
![]()
泰格豪雅卡萊拉系列計時碼表Seafarer限量版
表殼:精鋼
尺寸:42毫米
防水:1000米
機芯:TH20-00 自動計時機械機芯
動儲:約80小時
振頻:28,800次/小時
表帶:穿孔小牛皮表帶,折疊表扣
限量:500枚
新作和去年聯名款的本質區別有兩點:新作用回上一代卡萊拉的設計,而不是最新的 Glassbox。新作并沒有潮汐顯示功能。
如果要展現潮汐腕表在品牌歷史文化里的地位,用更復古的上一代設計是合理的。采用上一代設計的卡萊拉現在依然在陸續出新,本身并不是 iPhone 5s 那種已經失去新系統更新支持的過時平臺,說“上一代”,只是為了和 Glassbox 區別開來。而且上一代秉承的是卡萊拉一貫以“清晰直觀”為精髓的設計,它的殼型、盤面元素和很多古董款都一脈相承。說白了就是不管再過多久,它們的魅力都不會隨時間褪色。既然去年用了 Glassbox,今年改一下設計擁抱傳統肯定無可厚非。
![]()
遠看還挺復古的
而潮汐顯示功能的缺位,是讓人比較遺憾的地方。且不談潮汐顯示的實用性,它在表殼9點位會多一支表冠或者按鈕,這本身就是腕表有“顯著機能性”的彰顯,讓它在一堆同價位表款里快速脫穎而出。況且,潮汐顯示本質上和月相顯示是一樣的,小表盤同樣是按29.5天轉一圈的節奏旋轉,該功能和計時功能本身并無關聯,沒有“計時”也能“潮汐”。
![]()
這是去年那塊的潮汐顯示(9點位置),其實就是個29.5天轉一圈的月相。按照當天漲潮(藍色部分)、落潮(白色部分)的時間,把小表盤設定好,它就自動運行下去,可以顯示未來4個潮起潮落都在幾點開始、幾點結束
如果保留潮汐顯示、但取消計時功能,會不會更加符合潮汐腕表的定位?歷史上還就有這樣的作品 ,1950年代豪雅和美 國戶外服裝用品品牌 Abercrombie & Fitch 聯名的 Solunar 腕表就是,三 針加潮 汐顯示,簡單、對錢包低負擔、但又非常特別 。
![]()
不過腕表還有其他亮點,它的表盤居然采用了藍色蛋白石。我很期待看看實物是否有玉石的厚度感和潤澤度,目前官方圖片的效果我已經非常滿意了。3點的小表盤采用松石綠色和白色的組合,也是潮汐腕表的特色之一。這塊表的觀感依然有鮮明的記憶點。
![]()
機芯采用自產的 TH20-00 自動計時機芯,殼是上一代,但機芯是新一代,動儲和可靠性上有一定提高。腕表背面用透底呈現,旁邊有唯一性的“XXX/500”的標記和“限量版”字樣。
![]()
包裝盒當然也是特制的,以藍黃色為主題,隨附一支便攜表盒。
![]()
泰格豪雅前段時間發布了卡萊拉月相腕表,將月相功能的觀感重塑,把它強化到賦予了三針卡萊拉以獨特視覺標識的程度,在同價位三針通勤表里獨樹一幟。而這套卡萊拉“潮汐”,原本也有機會用類似的方式來保持個性、降低價格、同時和月相款以及潮汐計時款在不同的細分市場里扎根。
最后他們決定不搭載潮汐顯示,可能是看穿了“媒體老師就是反向指標”的本質吧。
![]()
弓長工
足球迷、攝影小法師。周六在野外四處游蕩。
點擊下圖進入精彩文章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