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條消息,稱美軍在加勒比海對一艘疑似販毒船只發動了打擊,船上3名男子全部死亡。
這已經是近兩個月來美軍在加勒比海地區進行的第N次類似行動了。
從11月2日的消息看,這次打擊造成3人死亡,美軍方面稱沒有人員受傷。
但真正引發爭議的不是這次打擊本身,而是特朗普政府聲稱,這類行動無需經過國會批準,因為它們不屬于"正式軍事行動"。
![]()
2025年8月8日,特朗普正式簽署行政令授權國防部"準備相關選項",可動用軍事力量,包括出動特種部隊等方式,對被美國列為"外國恐怖組織"的拉美販毒集團展開打擊。
這份行政令成為后續一系列軍事行動的法律依據。
特朗普政府給出的理由很直接:拉美地區以"阿拉瓜火車"(Tren de Aragua)為代表的販毒集團,是導致芬太尼及其他非法藥物大量流入美國的"罪魁禍首"之一。
這些販毒組織不僅向美國輸送毒品,還深度卷入所在國內部的武裝沖突,導致大量平民成為非法移民涌入美國。
8月初,美國司法部長帕姆·邦迪宣布提供5000萬美元的懸賞,以獲取有助于逮捕委內瑞拉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的信息。
邦迪直接指控馬杜羅是"世界上最有權勢的毒販之一",并稱他將為自己的罪行承擔責任。
9月2日,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向媒體披露,美軍在南加勒比海襲擊了一艘小船,造成11人死亡。
他聲稱這艘船正在運送毒品前往美國,船上人員是"阿拉瓜火車"幫派成員。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段視頻,畫面顯示一艘快速行駛的小船突然爆炸起火。
不過美聯社指出,特朗普分享的視頻是黑白的,不夠清晰,無法看清船上是否載有多達11人。
視頻也無法顯示船內是否有大量或明顯的毒品藏匿。
委內瑞拉方面立即否認了美國的指控,委內瑞拉官員曾多次表示,在2023年的一次監獄突襲中,委內瑞拉政府已經摧毀了"阿拉瓜火車",該組織目前已不再在委內瑞拉境內活動。
特朗普政府一直聲稱,"阿拉瓜火車"販毒集團在馬杜羅政府的控制下運作。
美國司法部長帕姆·邦迪甚至聲稱,"阿拉瓜火車"是"委內瑞拉政府的外國分支機構"。
但這一說法并未得到美國情報部門的支持,美聯社今年4月援引匿名國防官員的話報道,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的權威評估報告指出,"阿拉瓜火車"與委內瑞拉政府高級官員之間不存在協調或支持關系。
據稱,這一評估基于廣泛的佐證和資料來源,獲得了絕大部分美國情報機構的支持。
這意味著特朗普用來支撐其"反恐戰爭"的整個故事線,很可能建立在被歪曲甚至被捏造的情報之上。
為了支持這場"禁毒戰爭",美國在加勒比海地區部署了大規模軍事力量。
自8月中旬起,美國軍方已向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周邊海域部署至少8艘海軍艦艇,其中包括3艘"宙斯盾"導彈驅逐艦,動用了超過4000名海軍陸戰隊和海軍士兵。
此外一艘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和數架P8波塞冬偵察機被劃歸南方司令部。
更值得注意的是,從當地時間9月17日開始,美國對波多黎各的羅斯福路海軍基地進行了一系列改造和升級。
這個基地始建于上世紀40年代,曾是美國最大的海軍基地之一,在2004年被美國海軍關閉。
從照片來看,美軍正在清理和翻新該基地的跑道,并安裝了便攜式空中交通支持設備和其他移動安全設備。10月29日的衛星圖像中,一個廢棄機庫附近出現了20頂帳篷。
軍事專家認為,美軍正在為增加軍用飛機起降次數做準備。
![]()
特朗普政府為這些軍事行動找到了一個法律理由:
1973年《戰爭權力決議案》規定總統在派出軍隊前的48小時內必須通知國會,未經過國會授權或者宣戰的軍事行動不得在當地停留超過60天,到期后于30天內撤離。
但美國政府強調,此次針對加勒比海疑似販毒船只的打擊采取"遠距離精準打擊"模式,全程未造成任何美國軍人傷亡,屬于"低風險、高成效"的禁毒執法行動,因此無需啟動國會授權程序。
10月2日,白宮向國會提交了一份備忘錄,特朗普在其中正式宣布販毒集團構成"非國家武裝團體",其行為構成"對美國的武裝襲擊"。
總統在備忘錄中援引國際人道主義法,確認美國與這些組織之間存在"非國際性武裝沖突"。
據華盛頓的法學家稱,此舉顯著擴大了使用武力的法律空間,允許在美國領土外采取致命行動,而無需事先獲得國會授權,這也是美國政府首次將販毒集團等同于交戰方。
美國民主黨議員對特朗普政府的這一決策表示擔憂。
美聯社報道,多名民主黨籍及部分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以及人權組織都對特朗普此舉的合法性提出質疑。
他們認為這可能是行政權力的越權行為,部分原因在于特朗普動用軍隊去執行執法任務。
民主黨議員認為,特朗普政府未經國會審議便擅自對其他國家的海上船只采取軍事打擊行動,本身就涉嫌越權。
更關鍵的是,政府至今拒絕披露打擊行動的具體目標、情報來源、涉及船只所屬國家等關鍵細節。
這不僅違背了美國的分權制衡原則,還可能引發相關國家的外交抗議,加劇加勒比海地區的地緣政治緊張。
有民主黨議員直言,此類"單邊軍事行動"若缺乏國會監督,可能導致權力濫用,甚至引發不必要的地區沖突。
![]()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9月1日在首都加拉加斯舉行新聞發布會,指責美國企圖通過軍事手段對委"極限施壓"、顛覆委內瑞拉政權。
他說,8艘總計攜帶1200枚導彈的美軍戰艦以及一艘核潛艇正在"瞄準"委內瑞拉,這個拉美國家正面臨近百年來"最大威脅"。
委內瑞拉防長洛佩斯9月19日談及美國近期在加勒比海域的軍事部署時說:"這是一場未宣告的戰爭……無論是不是毒販,都在加勒比海域被'處決',無權辯護。"
8月29日,《PBS新聞》報道稱,特朗普正動用軍力遏止他指控輸送芬太尼及其他毒品入美的販毒集團。馬杜羅則作出回應,在全國調動超過400萬名玻利瓦爾民兵。
據路透社披露:美軍此次行動的核心目標是通過高壓迫使委內瑞拉開放境內石油資源,以緩解美國在中東和俄羅斯制裁背景下的能源安全壓力。
委內瑞拉擁有全球最大已探明石油儲量,且其重油資源與美國本土煉油設施高度互補。
軍事專家分析,美國重啟這一廢棄基地的改造,顯然是為了打造前沿軍事支點,這一舉措不排除美國意在通過強化地區軍事存在,同時實現禁毒和牽制委內瑞拉等左翼政權的雙重目標。
委內瑞拉卡拉沃沃大學社會科學院教授路易斯·德爾加多認為,美方最新舉動意在覬覦委內瑞拉的石油、天然氣、黃金和鈳鉭鐵礦等戰略資源,"根本目的在于使委內瑞拉豐富的資源服務于美國戰略利益"。
![]()
特朗普政府以"禁毒"為名在加勒比海展開軍事行動,但這些行動的真實目的和合法性都受到質疑。
美國國內的政治斗爭、加勒比海地區的緊張局勢,以及國際社會對美國單邊主義的擔憂,都讓這場"禁毒戰爭"充滿了不確定性。
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加勒比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都需要各方通過對話和合作來維護,而不是通過軍事手段來解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