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上紫燕,回家吃飯!
曾經它是打工人餐桌上的“老伙計”,20塊錢就能搞定一頓葷素搭配的飽飯,是性價比與美味的代名詞。
![]()
可如今,它卻徹底變了模樣,125元一斤的夫妻肺片讓錢包望而卻步,大腸桿菌超標290倍的檢測結果讓健康岌岌可危,分量縮水的“迷你包裝”更是寒了人心。
這個從徐州小店一路逆襲成上市公司的“外賣之光”,正在用一系列操作“背刺”曾經支撐它的打工人,如今的它,難道真的要涼了?
以前每周必吃三次,現在改成每月解饞一次,再漲真要吃不起了!
![]()
在北京國貿上班的小張翻著手機里的訂單截圖,滿是無奈,截圖上,一小盒夫妻肺片標價48元,稱重顯示單價高達125元一斤,這價格足夠她吃兩頓熱氣騰騰的麻辣燙。
誰能想到,這個曾經主打“親民佐餐”的品牌,如今會變成讓人望而生畏的價格刺客。
2021年,一份“雞+菜+飯”的套餐只要15元,到了2023年底,同樣的組合價格飆升至28元,漲幅幾乎翻倍。
![]()
更離譜的是,某網友曬出賬單,一款套餐在短短五個月內,價格從20.8元漲到27.4元,漲幅高達31.7%。
不光是價格瘋漲,分量還在偷偷“瘦身”。
網友口中“半個月沒見,盒子又扁了”的吐槽,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曾經裝滿鹵味的大圓碗,先是換成方形盒,如今變成了只有3cm高的半球碗,底部還特意設計了一個凸起的大包。
這樣的“小心機”讓盒子看起來鼓鼓囊囊,實際能裝的鹵味卻少得可憐,消費者花了大價錢,買到的卻是“視覺盛宴,味覺空虛”。
更讓人防不勝防的是它的定價套路,紫燕悄悄把計價單位改成了“250克”,消費者稍不留意就會誤以為價格實惠,等結賬時才發現,換算成一斤的價格早已翻倍。
對比其他鹵味品牌,絕味鴨脖的夫妻肺片78元一斤,煌上煌65元一斤,紫燕125元的價格直接高出一大截,性價比優勢蕩然無存。
![]()
從20塊管飽到125塊解饞,紫燕百味雞用短短幾年時間,徹底脫離了曾經依靠的大眾消費群體。
打工人的錢包終究扛不住這樣的收割,曾經的午餐救星,慢慢變成了大家避之不及的價格雷區。
如果說價格暴漲刺痛的是打工人的錢包,那頻發的食品安全問題,就是在摧殘大家的健康底線。
2024年12月,測評博主@老爸評測-魏老爸發布的一條檢測視頻,直接把紫燕百味雞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
起因是大量網友反饋,食用紫燕的鹵味后出現了拉肚子、腸胃不適等癥狀。
為了一探究竟,魏老爸從紫燕官方旗艦店購買了夫妻肺片、香辣鴨脖、五香腐竹等產品,采用五平行檢測法進行檢測,每種產品買5份、測5次。
檢測結果令人震驚,3種產品大腸菌群均超標,其中夫妻肺片最高檢出29000CFU/g,是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的290倍!
![]()
魏老爸在視頻里憤怒地質問:“大腸菌群直接或間接來自糞便,要么是原材料沒洗干凈,要么是生產過程受了污染,這可是直接吃進肚子的東西啊!”
視頻一經發布,瞬間引發熱議,網友們紛紛曬出自己的踩坑經歷,有人吃完上吐下瀉,花了300多醫藥費,有人長期覺得腸胃不適,直到看到檢測結果才知道問題出在哪。
![]()
更讓人失望的是紫燕的甩鍋式回應。
事發后,紫燕先是關閉評論區、拉黑質疑網友,隨后的官方聲明只字不提“超標290倍”的核心問題,反而強調產品出廠內檢合格,暗示問題可能出在運輸或門店環節。
這樣的回應不僅沒有平息眾怒,反而暴露了其管理上的致命缺陷。
事實上,這早已不是紫燕第一次在食品安全上翻車了。
![]()
2017年,其百味雞被檢出菌落總數超標186.5倍,大腸菌群超標29.7倍,2021年,上海某門店被曝出有老鼠出沒,2023年,又因缺斤少兩被上海市消保委點名。
一次次的安全丑聞,一點點消耗著消費者的信任,曾經讓人放心的外賣之光,如今成了大家不敢碰的健康雷區。
![]()
價格暴漲、品控崩壞的背后,藏著一個隱秘而強大的利益鏈條,而經銷商就是這個鏈條上最大的受益者。
紫燕超過95%的門店采用“公司—經銷商—加盟店”的模式,公司將加盟權和管理權下放給經銷商,這就給了經銷商操作空間。
按照公司規定,加盟商每年的加盟費是8000元,可經銷商卻能堂而皇之地漲到12000元。
![]()
加盟費的加價只是開胃小菜,真正的利潤大頭在供貨差價上。
以招牌產品夫妻肺片為例,公司賣給直營店和經銷商的供貨價,每千克差價高達80.62元。
經銷商以低價從公司拿貨,再高價賣給加盟商,加盟商為了盈利只能再次加價,最終所有成本都轉嫁到了消費者身上。
![]()
這就形成了一個畸形的利益格局:消費者吃不起,加盟商夾在中間,利潤微薄,苦不堪言。
上市公司本身盈利也未達預期,大量利潤被截留在經銷商這個“黑箱”里。
更嚴重的是,經銷商的核心利益是擴張門店、增加銷量,對于門店的衛生狀況、操作規范等需要投入成本監督的事情,根本不上心,這也是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重要原因。
![]()
面對這樣的亂象,紫燕管理層并非一無所知,卻遲遲不敢動刀。
因為這些經銷商大多是當年跟隨鐘氏家族打江山的“肱骨之臣”,在紫燕從徐州小店擴張為全國性品牌、最終登陸資本市場的過程中,他們功不可沒。
如今,這些經銷商與公司形成了盤根錯節的利益共同體,去老臣化改革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劇烈動蕩,紫燕陷入了想改革又不敢動的兩難境地。
![]()
1989年,鐘春發夫婦在徐州創立“鐘記油燙鴨”,憑借地道的口味收獲了第一批顧客。
1997年,兒子鐘懷軍接手后,避開鴨類巨頭競爭,主打雞肉產品,改名“紫燕百味雞”,寓意飛入尋常百姓家。
憑借差異化的佐餐定位和親民價格,紫燕迅速崛起,門店數量超過6300家,2022年成功上市,躋身鹵味四巨頭之列。
![]()
可上市后的紫燕,卻慢慢忘記了自己的初心。
它不再是那個讓打工人花20塊錢就能吃滿足的親民品牌,反而在“漲價、縮水、品控崩壞”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2023年,紫燕新增門店510家,總數達到6205家,但營收反而下降1.46%,只能靠漲價來“補窟窿”,可此時原材料成本早已開始回落。
![]()
品牌口碑的崩塌,比業績下滑更致命。
線下門店客流量減少,外賣評論區滿是質疑,那個曾經在鹵味市場風生水起的“外賣之光”,正在一步步失去人心。
當一個品牌失去了消費者的信任,即便門店數量再多、規模再大,也只是空中樓閣。
曾經,“帶上紫燕,回家吃飯”的口號溫暖了無數打工人的心。
![]()
如今,125元一斤的價格和超標290倍的細菌,讓這份溫暖變成了冰冷的失望。
紫燕百味雞的墮落,不是偶然,而是利益失衡下的必然結果。
![]()
它親手推開了曾經支撐它的打工人,如今想要再拉回來,難上加難。
或許用不了多久,街頭巷尾的紫燕門店會慢慢減少,那個曾經的外賣之光會徹底消失在大眾視野里。
![]()
而這一切,都是它自己作出來的結局,打工人的餐桌從不缺選擇,失去民心的品牌,注定走不長遠。
對于紫燕百味雞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