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釜山會談出來,美國財長貝森特就開心壞了,活像一個在菜市場砍價成功的人,對著鏡頭嗓門都高了八度:
“家人們吶!好消息!中國答應買咱們的大豆了——本季度就買1200萬噸,未來三年每年最少買2500萬噸!比以前還多!這單咱們可賺大發了!”
![]()
這話一喊,芝加哥大豆期貨應聲蹦起八丈高。美國中西部的豆農們,現在估計已經摸出了啤酒罐準備慶祝了,共和黨們在辦公室里也偷偷松了口氣。
這哪是報訂單?分明是給特朗普的“紅脖子”基本盤喂的“墨玉斷續膏”,給保守派選民們遞的“談判贏了”成績單!
你瞧瞧這套路,跟特朗普前腳談完、后腳就喊“幫韓國搞核潛艇”一模一樣,核心思想就一個:趕緊讓美老百姓看見“我們占上風了”,選票可不能掉鏈子啊!
但是,他們的香檳可能開早了,這大豆的事兒,得扒開了看才有意思。誰還記得美國豆農前陣子多慘?中國給美國大豆貼上23%的關稅標簽,從今年5月起,可真的是“一粒都沒買過”。
要知道,中國以前可是美國大豆的“頭號毛主”,每年能吞掉它一半以上的出口量。這一斷供啊,中西部倉庫大豆堆成山,價格跌回十年前,比2022年腰斬還狠,近60%的跌幅讓豆農欲哭無淚。
![]()
明尼蘇達州那個四代種豆的達林接受采訪的時候說:“就算現在有訂單,也趕不上秋收了!倉庫滿了,新豆都沒地兒放!” 種地成本還一路飆升,農機化肥都變貴了,真是“賣價跌穿,開銷上天”。
豆農們氣得舉牌子抗議,要老特滾蛋,共和黨議員也慌了:這些農業州可是關鍵“鐵票倉”,農民真的要炸毛,選票立馬飛走!就在美國豆農愁禿頭的時候,咱中國早把后路鋪穩了。
你美國大豆不來?巴西立馬頂上,前九個月咱們從那兒進口的份額占了大頭。巴西一度飄了,坐地起價。結果呢?中方轉頭就與阿根廷簽下百萬噸級訂單。
更關鍵的是,中儲糧手里還攥著幾千萬噸儲備糧,夠咱全國消耗小半年。供應鏈多元化,不把雞蛋放一個筐里。
現在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國家已成為穩定的供應來源,咱們根本不怕“卡脖子”。貝森特舉著“每年2500萬噸”的數字喊“贏了”,可這數字背后的坎兒,他半句沒提。
![]()
關稅還沒撤:前一陣,中國一氣之下給美國大豆加了23%的關稅,現在還掛著呢,美國大豆比巴西、阿根廷的貴一截,中國又不是冤大頭,憑什么不買便宜的買貴的?
質量關沒過:之前咱就檢過美國大豆的問題,因為麥角真菌污染和農殘的問題,還暫停過幾家企業資格,想重新賣啊,質量得先過關。
另外,咱們大豆的進貨渠道多元化:美國大豆如今頂多算個“備用選項”,根本非必需。2024年中國進口了約1.05億噸大豆,未來就算每年向美國買2500萬噸,也只是多元渠道中的一環。
別指望通過大豆來卡咱們的脖子,所以貝森特高興個啥呢?那你就要問了,中國為啥這時愿意松口呢?
中國的賬算得門兒清,一方面是回應美方的關稅讓步。這次高層會面之時,他們先取消了原定加征的100%關稅,還降了10%的綜合關稅,咱們也展示一點誠意,這叫貿易對等。
![]()
另一方面,多一個供應源,以后要是再遇南美供應商談價的時候耍心機,咱們的腰桿更硬了。但這絕不代表咱們離不開美國大豆,貝森特想把“買方市場”吹成“美國勝利”,純屬自欺欺人。
說到底,貝森特這波操作,更像是演給國內看的政治秀。豆農們看到希望是好事,但別真把“畫餅”當“國宴”。
中國愿意買,但得是“劃算的買、放心的買”;美國想賣,就得先解決關稅和質量的難題。要是還抱著“漫天要價”的心態呀,那1200萬噸的訂單,大概率會變成“聽著熱鬧、落地難”的空頭支票嘍。
國際貿易不是喊口號,誰真占了便宜,誰在硬撐,看最后誰家的大豆能順順當當運到中國港口就知道了。
![]()
你覺得美國這單生意會順順當當進行下去呢,還是只為選舉湊熱度?還有,特朗普會不會再次作妖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