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歐亞時報》最近拋出個說法,說中國福建艦有“致命設計缺陷”,艦載機出動能力也就美國50年前尼米茲航母的60%。一開始以為又是印媒慣常的瞎黑,結果順著他們的說法翻到了CNN的原文,再看前美國海軍官員的分析,發現這事兒還真不是空穴來風,福建艦在甲板調度上確實有這么個問題,但要說是什么“致命缺陷”,那可就有點夸大其詞了——畢竟它的電磁彈射器,已經把美國最先進的福特號都給比下去了。
![]()
先說說福建艦的電磁彈射有多頂。9月22日公開的視頻里,重型艦載機殲-15T、五代隱身戰機殲-35,還有艦載預警機KJ-600,三型戰機接連彈射起飛,看得人眼花繚亂。殲-15T是重型機,殲-35是中型機,電磁彈射器壓根不挑食,不管多大噸位都能精準發力,彈射控制室根據戰機起飛重量調整力度,整個過程平穩又高效。尤其是KJ-600,明明噸位不小,卻沒到跑道盡頭就拔地而起,對電磁彈射器來說跟玩似的。要知道,這三型戰機已經覆蓋了所有固定翼艦載機,后續就算上無人機,最大起飛重量也超不過20噸,彈射起來只會更輕松。反觀美國的福特號,號稱最先進的核動力航母,至今都沒法穩定彈射F-35C隱身艦載機,單看這一點,福建艦已經完勝福特號。
但夸完之后,該說問題了——福建艦的甲板調度確實有點拉胯。按照前美國海軍上尉卡羅爾·舒斯特的說法,問題出在彈射器和斜角甲板的布置上。福建艦有三個彈射器,一號在艦首右側,二號和三號在中間和左舷。三號彈射器侵入斜角降落甲板,這倒不算大問題,尼米茲級也這樣,艦載機降落時不用就行。關鍵是二號彈射器,它的擋焰板居然侵入了斜角甲板末端的3/4處,艦載機降落時情況復雜,斜角甲板紅線區域里不能有任何障礙物,不然很可能撞上去。這就導致一個尷尬的結果:二號彈射器起飛戰機時,斜角甲板沒法接收降落的艦載機;反之,艦載機降落時,二號和三號彈射器都不能用,只能靠一號彈射器起飛,起降作業沖突,效率自然高不起來。另外,福建艦只有兩個升降機,一個在艦島前方起飛區,一個在艦島后方著陸區,起飛區的擋焰板和升降機離得太近,起飛作業和艦載機調動時互相干擾,就算用后方的升降機,也會因為機庫調度占用空間而影響效率。反觀尼米茲級,光升降機就有三臺,一二號彈射器后方甲板空曠,起飛和調動艦載機互不耽誤,調度效率確實比福建艦高出不少。
但這事兒不能只看表面,得知道這問題是怎么來的。根本原因是福建艦的斜角甲板和艦體中軸線夾角只有6°,而尼米茲級是9°,就這3°的差距,能多出來近9米的間隔,剛好能避免二號彈射器擋焰板侵入降落區。那為啥福建艦不用9°的設計?不是不想,是一開始沒打算用電彈。福建艦最初設計的是蒸汽彈射器,蒸汽彈射器的氣缸長度也就85到90米,要是裝蒸彈,起飛區能往船首推20米,二號擋焰板就不會侵入降落區了,6°的斜角甲板反而能提高甲板利用率、穩定艦體重心,算是最優設計。可沒想到,馬偉明院士團隊的電磁彈射器研發進度超神了,2005年自籌資金起步,2010年就進入臺架試驗階段,到2014年,蒸彈和電彈進度差不多,可上千架次的對比試驗下來,電彈在性能、穩定性、維護性上全方面碾壓蒸彈。2017年,綜合評估結果出來,電彈優勢絕對,于是決策層拍板:改!可當時航母艦體結構已經基本完成,要是改動斜角甲板,整個子系統都得大調,服役時間得往后推好幾年,權衡之下,只能先保電彈這個核心優勢,接受甲板調度的小遺憾。
其實這所謂的“缺陷”,影響遠沒印媒說的那么嚴重。現代海戰中,航母90%的時間都是“波次出動”,起飛和降落作業分開進行,二號彈射器的干涉基本沒影響。就算到了極端情況,需要循環出動,靠智能調度系統避開二號彈射器,作戰效能損失也不超過7%。用7%的損失換來了比蒸彈先進十倍的電彈,還能提前好幾年形成戰斗力,這筆買賣太值了。而且這問題只是福建艦的過渡性問題,后續的004航母要是用核動力,艦島能縮小,甲板空間更充裕,把斜角甲板角度調到9°,再增加升降機數量,這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反觀美國福特號,那才是真的麻煩不斷。特朗普都公開說要把后續福特級的電彈改回蒸彈了,為啥?因為福特號的電彈太不靠譜,平均每240次彈射就出一次關鍵故障,遠沒達到合同要求的上千次;四臺彈射器共用一套供電裝置,一臺壞了其他都沒法用,2020年還出現過四條電彈同時故障,五天彈不了一架飛機的窘境;至今沒法彈射F-35C,據說還存在電磁兼容問題,會導致戰機電子設備死機;維護起來更是麻煩,得找麻省理工的高級工程師,哪像蒸彈,用錘子敲敲打打就能修。可問題是,生產蒸彈的巴布科克·威爾科克斯公司,蒸汽彈射分公司已經破產二十多年了,生產線早沒了,想恢復生產都沒那么容易。更要命的是,福特級是按電彈設計的,艦體內部空間根本裝不下體積更大的蒸彈,已經在船臺上的航母改不了,新造的又得從頭設計,美國這是想回頭都沒路走。
說到底,福建艦的這個問題,是技術迭代過程中難免的小代價,而美國福特號的困境,是盲目追求先進卻沒解決技術成熟度的硬傷。印媒只盯著福建艦的調度效率說事兒,卻故意忽略它的電彈優勢和美國航母的致命問題,說白了就是選擇性失明。福建艦不是中國航母的終點,只是電磁彈射時代的起點,現在的小遺憾,只會成為后續型號更完美的鋪墊。而美國呢,要是真把電彈改回蒸彈,那可就實實在在地開了歷史倒車,承認了自己在電磁彈射領域已經被中國趕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