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網訊(李鵬云)機器人問診里藏著“針”成果,針灸推拿里有“針”功夫,簽約儀式里有“針”合作……11月2日,2025“一帶一路”中醫針灸技術交流大會在鄭州舉行。本次大會為期三天,不僅有開幕式、多場高端學術論壇還有大型健康義診、中醫藥文化夜市、針灸器械展覽、針灸流派體驗等,亮點頗多,充分展示了“一枚銀針連接世界”的中醫藥文化獨特魅力。
![]()
一枚銀針,連接世界
“此次大會邀請了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針灸專家分享研究成果。與此同時,針灸已經在196個國家和地區得到了傳播和應用。”大會期間,鄭州市中醫院黨委書記、執行院長徐學功的一席話道出了“小小銀針連通世界”的現狀。
大會期間,無論在中醫夜市里,還是智能針灸機器人旁,都能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友人被中醫文化圈粉。
“感覺肚子和肩頸非常舒服。”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安娜是河南中醫藥大學的大一學生,她在現場體驗了滑氏推拿和針灸。
“難道中國人真會‘魔法’嗎?”來自剛果布的耿愛麗感嘆道:“沒想到那么小的針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參加這次大會是一次非常有趣的體驗。”
![]()
大會進行了多項合作簽約,包括引進邵氏針灸流派、廣西黃氏壯醫針灸等,同時與俄羅斯道生活醫療機構合作,推動針灸國際化。
以此次大會為契機,讓中醫文化更好“出海”,河南有了“航線圖”。“一是通過‘一帶一路’平臺,與俄羅斯醫療機構建立合作,推動針灸技術標準化與國際推廣;二是引進國外專家團隊,共同開展臨床研究與技術培訓;三是推動‘岐黃針灸大模型’等數字產品走向國際,用科技賦能中醫傳播,讓中醫‘走出去’更穩、更遠、更深入人心。”徐學功說。
AI耍起了“針”功夫,傳統針灸煥新顏
此次大會集結了多位針灸領域的專家學者,更有一批“數字專家”前來助陣。11月2日的開幕式上,“岐黃針灸”大模型發布,這是人工智能在針灸領域的一大亮眼成果。
當AI遇上針灸,能碰撞出什么成果?據了解,大模型面向臨床實際需求,創新針灸認知推理技術,是集經絡、腧穴、刺法、灸法、治療等為一體的多維度臨床智能體服務平臺。
大模型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的團隊由五十多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大模型凝聚了團隊二十多年的心血。“目前,該大模型已經在河南鄲城、中牟的基層醫院應用,此次和鄭州中醫院合作,是與河南深化合作的重要一步。”該負責人說。
河南經方云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我們在‘AI+經方’領域深耕十年,將中醫‘望聞問切’的邏輯融入智能機器人‘大腦’,讓機器人開藥方。”
數據賦能、智慧診療……此次大會見證了中醫文化在新時代煥發的耀眼光芒。
“這次大會在河南針灸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意義深遠而重大。”河南省針灸協會會長路玫說,目前,很多國家樂意接受針灸療法,有些國家甚至在進行針灸科學研究。可以說,起源于我國的針灸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春天。
徐學功也表示:“整個大會不僅是學術交流,更是針灸文化傳播與技術惠民的重要平臺。”
夜市煙火氣里藏著中醫健康“密碼”
“脖子一下子松快了!”10月31日傍晚,鄭州中原區二砂文創園廣場上,剛做完推拿的歐女士一邊轉動脖頸,一邊對著中醫專家笑著說。
![]()
作為本次大會的重要環節,中醫藥文化夜市將健康“密碼”融入夜晚的煙火氣里,真正把中醫藥服務送到了市民身邊,讓中醫“接地氣”、更親民,是展示中醫文化魅力的一個重要窗口。
讓中醫文化走一條新路子,數字化、互動化是下一步的重點。“我們計劃引入VR經絡導航,讓市民直觀看到經絡走向;還會搞線上義診聯動,現場沒來得及咨詢的,線上就能問專家。”徐學功說,要讓夜市“好看、好玩、好用”,比如開發中醫養生小游戲,讓孩子在玩中認中藥;設置“中醫小課堂”,教大家簡單的推拿手法、食療方,“讓大家不僅來體驗,還能把養生知識帶回家。”
據悉,本次大會由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中國針灸學會指導,鄭州市中醫院主辦,河南省針灸學會協辦,旨在推動中醫針灸技術的國際交流與融合發展,搭建一個高規格、多維度、惠民生的中醫藥文化傳播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