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會晤剛落幕,中美高層剛端上“和解”的茶,轉頭美國財長就甩出一盆冷水,話鋒一轉,把中國定性成“不可靠的合作伙伴”,還揚言要對稀土加征關稅。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美國政府打著“規則聯盟”的旗號牽頭圍堵中國時,曾經“獨來獨往”的特朗普也披上了“多邊主義”的外衣,化身“第二個拜登”。
直接拉上日韓印菲越搞起了小集團,而中國,面對這一波一波的圍堵,沒有硬碰硬,而是悄悄在一項全球領先的新技術上,完成了關鍵突圍。
![]()
稀土爭端又起
表面上,釜山會晤氣氛溫和,雙方對“穩定中美關系”、“加強對話”達成一致,但剛一轉身,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就開口批評中國“壟斷稀土市場”,并威脅將提高關稅,時機選得精準,打的就是一個“背后補刀”。
貝森特的這番話,更像是一種戰略信號,她稱中國“在稀土領域不值得信賴”,這不是第一次美國官員這么說,卻是在一次中美高層會談剛結束后立刻“翻臉”,這顯然不是信口開河,而是有備而來。
從外交操作看,這更像是一次刻意安排的“雙簧”:一邊唱和解,一邊出招打壓,其核心目的有兩個,一是制造輿論氛圍,為美國減少對中國稀土依賴找借口;二是繼續用“加稅”這把老錘子,敲打中國,讓其在其他貿易談判中讓步。
![]()
更關鍵的是,美國對稀土的焦慮并非空穴來風,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數據,中國目前占全球稀土產量的70%以上,精加工環節更是幾乎壟斷。
而美國雖然這些年鼓勵本土開采,甚至與澳大利亞等盟友合作建設供應鏈,但在真正的提純和應用環節依然差距明顯,美國在稀土產業鏈上“去中國化”的步伐緩慢,瓶頸重重。
所以,當美國官員說硬話的時候,往往恰恰暴露了他們的“軟肋”,稀土不是蘋果手機,想換個供應商沒那么簡單。
![]()
脫鉤談何容易,斷鏈代價更高,中國在稀土上的優勢,不只在資源,更在技術和完整產業鏈,這才是美國急著“潑臟水”的根源。
特朗普也玩起了合縱連橫
如果說稀土是美國焦慮的表現,那么特朗普的“人脈外交”則是另一種焦慮的延伸,一向標榜“美國優先”的特朗普,在第二輪選戰中卻突然扮起“外交多邊派”,不再孤軍奮戰,而是開始四處結盟,儼然成了另一個版本的拜登。
他沒有嘴上強調民主價值觀,但在行動上卻比拜登更“實在”,投資、軍售、防務合作,樣樣來,日韓是他的重點目標,對日本,特朗普開出3500億美元的“經濟合作大單”,并支持其發展核潛艇技術。
![]()
對韓國,則是高達5500億美元的投資甜頭,還放寬了核技術出口限制,這些操作,不只是拉攏那么簡單,而是要把日韓牢牢綁定在美國的地緣戰略上。
印度這邊,特朗普推動了為期十年的防務協議,意義不止是賣武器,更在于將印太地區的安全網絡納入美國主導的框架。
至于菲律賓和越南,美國則通過巡邏艇、特遣部隊等“有形援助”,在南海制造存在感,暗中挑動海上議題,澳大利亞的角色則更加清晰,作為奧庫斯(AUKUS)聯盟的一環,繼續推進核潛艇合作,完善對華的軍事包圍圈。
![]()
這種“新合縱術”,其實是特朗普對現實的妥協,他已經意識到,單靠美國自身,已無法全面遏制中國的崛起。
無論是拜登還是特朗普,面對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戰術可以不同,但戰略目標始終一致:聯合更多國家,壓制中國的關鍵技術發展空間。
美日韓近期的密集互動已不只是經濟合作,而是試圖構建一個更具排他性的“技術聯盟”,這說明,遏制中國,已成為美國兩黨的“共識政治”。
![]()
換道超車
面對這種越來越密集的圍堵,中國并沒有選擇“對撞”,而是在另一個戰場完成了漂亮的“換道超車”。
就在外界還在聚焦稀土之爭時,中國科學院在甘肅民勤悄然完成了一項全球罕見的技術突破:2兆瓦級釷基熔鹽堆成功運行,而這背后,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能源革命。
釷是什么,簡單說,它是一種稀土伴生資源,中國儲量全球第一,但長期被忽視,而熔鹽堆最大的優勢,是不需要大量外部水源冷卻,自帶循環系統。
![]()
什么意思,沙漠也能建核電站,這一下,中國的能源布局不再受限于沿海,而是可以向內陸、戈壁、荒漠全面延伸。
更重要的是,傳統核電站嚴重依賴進口鈾資源,中國的鈾進口比例超過80%,但釷不一樣,它儲量豐富、來源穩定,且轉化效率更高,一旦技術成熟,將大大降低外部能源依賴,真正把能源安全的鑰匙握在自己手里。
目前,全球能將熔鹽堆推向實用化的,只有中國,美國雖然也在研究,但始終停留在實驗層面,這是第四代核能技術的重大突破,中國已率先進入實用階段,領先全球至少5到10年。
![]()
這不僅僅是能源自救,更是一次產業升級。釷源于稀土,稀土變能源,能源支撐制造,形成完整閉環。中國不再只是“稀土中間商”,而是將其轉化為能源技術的核心資源,完成從“資源優勢”到“戰略優勢”的躍遷。
美國表面談合作,背后卻頻頻出招,不管是稀土施壓,還是盟友圍堵,核心都在于遏制中國關鍵技術的發展,而中國的回應并不激烈,卻更加深遠:在能源科技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彎道超車。
這不是簡單的“對抗”,而是節奏的選擇,中國沒有被動迎戰,而是主動布局,把技術突破作為回應,把戰略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稀土議題還沒打完,能源賽道已經悄然改道。
![]()
大國競爭,不全靠喊口號,更要看誰能在關鍵賽道上跑得更遠,當外部壓力越來越大,真正能決定勝負的,是誰能穩住自己的節奏,不跟風、不內耗,默默地把關鍵技術一個個拿下,這才是中國的底氣所在,也是未來博弈的真正關鍵。
信息來源:
燃料從“鈾”到“釷”!我國實現釷基熔鹽堆研發突破 2025-11-01 11:34·北京日報客戶端
美印簽署十年期防務框架協議 2025-11-03 13:50·參考消息
美財長稱如果中國繼續阻止稀土出口,美國可能會對華加征關稅,中方回應 2025-11-03 15:28·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