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4日,由35國代表組成的“烏克蘭問題小組”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為期一天的閉門會議,旨在協調對烏支持,謀劃長期援助方案。西班牙外交部強調,會議全程嚴格保密,與會者不得對外透露任何細節。
當前,俄烏沖突持續膠著,美國試圖繞過歐洲與俄羅斯直接接觸。在此背景下,這場以“協調援烏、加強團結”為名的會議,實則成為歐盟內部政治分歧、能源困境與防務短板的一次集中暴露。
![]()
△西班牙央行外景截圖
“閉門”背后
分歧難彌
![]()
△西班牙國際關系教授哈維爾·波拉斯
總臺記者在會議當天就援烏議題采訪了西班牙國際關系教授哈維爾·波拉斯。他指出,盡管會議被定位為“關鍵時刻”的磋商,但在歐盟內部重大分歧尚未厘清的情況下,達成實質性協議難度極大。分歧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進一步增加對烏軍事援助,意味著在政治上愈發接近與俄羅斯“直接對抗”,這不僅不符合各國利益,也對歐盟整體安全構成威脅;二是對俄制裁已導致歐洲能源價格飆升,內部矛盾加劇,成為各國政府難以應對的政治難題。
波拉斯認為,此次閉門會議更像是一場“氣氛營造”和“輿論管控”,意在避免歐盟內部分歧公開化,而非真正解決問題。
西班牙國際關系教授 哈維爾·波拉斯:在支持烏克蘭的各國中,對于如何支持存在著非常不同的意見,軍事支持更是一個十分敏感的問題。直接支持烏克蘭就意味著與俄羅斯進行直接對抗,而這無論如何都是不可取的,對于歐盟沒有任何好處,一些成員國也清楚這不符合我們的利益。
匈牙利非孤例
顧慮普遍存在
![]()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
外界常將匈牙利視為歐盟內“唱反調”的代表。波拉斯指出,匈牙利在避免與俄直接對抗的立場上最為強硬,許多成員國雖未高調發聲,但同樣心存顧慮:既要展現對烏支持,又需控制卷入程度,以免本國經濟民生承受過高代價。
在能源和經濟領域與俄羅斯保持最低限度溝通,被視為現實選擇。波拉斯強調,這正是歐盟難以形成統一立場的原因所在:表面是少數國家“唱反調”,實則是多數成員國“暗藏猶豫”——既不愿公開反對援烏,又難以承擔“長期、無限制”援助的代價。
西班牙國際關系教授 哈維爾·波拉斯:盡管匈牙利政府在反對與俄羅斯直接對抗的立場上確實是最具備影響力和最激烈的,但匈牙利政府的聲音并不是個例。其他國家采取了更加謹慎的立場,他們質疑援助烏克蘭的規模,并擔心和俄羅斯發生進一步的沖突。歐盟內部并沒有統一的聲音或者意見,這意味著我們缺乏明確的外交政策來面對俄烏沖突。
能源依賴與防務短板
制約歐盟行動
![]()
△馬德里市政廳截圖
波拉斯指出,馬德里會議難有突破,不僅源于政策選擇差異,更暴露出歐盟兩大結構性難題:一是能源結構脆弱,高度依賴外部進口,俄烏沖突使這一矛盾急劇放大,歐盟陷入“既制裁又依賴”的尷尬境地;二是防務自主性缺失,長期以來依賴北約,成員國在軍費投入、軍工基礎和地緣戰略上差異顯著,難以迅速形成統一防務框架。
美國特朗普政府近期威脅將西班牙“踢出”北約,進一步凸顯歐盟防務受制于人的困境。在此前提下,外交自主更是舉步維艱。
此次馬德里閉門會議雖非歐盟援烏政策的終點,卻如一面鏡子,映照出歐洲當下的兩難:一方面需對外展示“團結援烏”的姿態,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在內部艱難平衡政治、經濟與安全的多重考量。
波拉斯直言,若歐盟無法在援烏路線、對俄關系、防務與能源等關鍵議題上達成一致,恐難以被美國、俄羅斯等大國視為平等的談判對手,而更像是一組“需要被協調的內部意見”。
監制 | 曹日 姜秋鏑 主編 | 梁弢 記者 | 楊帆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