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藝術節“巴適得很”
記者 彭澳麗
自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開幕以來,途經成都市人民中路四川大劇院的行人常會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關注劇院外的藝術節展演劇(節)目單,或是湊近了仔細看,或是舉起手機拍照“打卡”。
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期間,多部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在川渝兩地亮相,涵蓋戲曲、話劇、兒童劇、歌劇、舞劇、音樂劇等舞臺藝術門類。在多場演出結束后的觀眾采訪中,常能聽到觀眾笑盈盈地說一句表達夸贊的川渝方言——“巴適得很”。
“看完演出,我還準備去看看熊貓,再去一些熱門景點玩一玩。”從云南昆明飛到成都觀看越劇《我的大觀園》的觀眾龍文慧說,一到成都,滿街都是中國藝術節的宣傳,感覺整個城市都被藝術包圍了,喜慶又熱鬧。“這趟既能看戲,也能旅行,值了!”
10月16日,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啟幕當晚,江蘇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亮相重慶施光南大劇院,這是該劇兩年內第三次在重慶演出。據悉,2024年7月首次來渝時,5000余張票3分鐘售罄;此番10月15日、16日兩場演出的門票同樣快速售罄。
“朋友極力推薦我來看這部舞劇,我立刻買了票。”在重慶生活的鄭先生觀演后說,“這部舞劇完全達到了我的預期——直擊心靈,幀幀如畫,幕幕動人。”
演出結束后,幾度謝幕將現場氛圍推向高潮,觀眾在大幕落下時高呼“再來一次”,大幕再起,演員攜手再度亮相鞠躬,現場掌聲、歡呼聲雷動。“看完演出和謝幕,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將舞劇《紅樓夢》等精品佳作帶到重慶,作為重慶人,我感到很幸福。”觀眾王思淇激動地說。
10月21日,上海民族樂團跨界民樂《海上生民樂》在重慶國泰藝術中心上演。演出過程中,嗩吶演員走下舞臺與觀眾互動,65歲的重慶市民楊勝東還與演員握了手,激動不已。“好看!巴適得很!”演出結束后走出劇場,楊勝東興致盎然地回味演出效果,“很高興能在我的家鄉看到上海民族樂團的演出,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次文化交流,促進我們重慶的民樂事業蒸蒸日上。”
“這幾天我的感受是——看不過來,演出太豐富了。”一位化名“小白虎”的重慶市民興奮地說,“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辦得好,我們需要這樣一個平臺集中呈現優秀作品。這是一種美的熏陶。也許觀眾的評價并不專業,但只要我們走進劇場去看、去感受,就能發現藝術之美、舞臺之美。”
他們名叫“藍精靈”
記者 羅群
![]()
“藍精靈”開展志愿服務 共青團重慶市委供圖
重慶西站,人流如織。接站組的志愿者一眼認出抵達的嘉賓,快步迎上:“老師,這邊請。您看西站這扶梯,像不像‘山城空中長廊’?”志愿者一邊介紹,一邊利落地接過行李。“您放心,咱山城志愿者,腿穩。”當外地抵渝的嘉賓聊起重慶為什么叫“山城”,志愿者靈機一動,笑著搶答:“因為重慶人‘山’(當地方言,表示厲害、能干)啊!您看咱這接站服務,是不是‘山’得很?”一個玩笑、幾句家鄉話,讓接站口成為嘉賓認識重慶的第一扇窗。
這是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志愿者、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生唐渝竣的故事。
因為志愿者都身穿藍色上衣,因而有了一個可愛的名字——藍精靈。和唐渝竣同校的謝方銘也是“藍精靈”。一位遠道而來的老藝術家抵達駐地時,臉上帶著些許疲憊,被細心的謝方銘敏銳地捕捉到了。在協助安排好入住后,他輕聲提醒:“老師,這兩天氣溫變化大,您記得適時添件衣服。”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藏著志愿服務的專業與溫暖。次日再見時,老藝術家特意找到謝方銘說:“謝謝你的提醒,很暖心。”
這樣的善意回饋,更堅定了“藍精靈”們用心用情提供服務、默默守護的信心。
據悉,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期間,共青團重慶市委從四川美術學院、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招募了100名志愿者,人數不多,但個個是精兵強將。四川美術學院學生胡瀚文記得,某次接到嘉賓、即將到達駐地時,對講機里響起會務組老師的聲音:“急需幾位同學,把文件送到各車講解員手中。”胡瀚文和隊友立即響應:“嘉賓已安全抵達。文件我們馬上送達。”對講機那頭的聲音非常欣慰:“有你們在,我們就放心了。”這就是“藍精靈”的靠譜與高效。
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開幕、閉幕階段,“藍精靈”集中提供志愿服務,隨時待命,哪里需要去哪里。不管多忙,四川美術學院學生羅大山總是氣定神閑、面帶微笑。嘉賓和隊友常會問他:“你怎么做到一直這么有耐心的?”羅大山說:“不少嘉賓說‘到了重慶就像到家了一樣’。對我來說,這句話就是最好的能量補充。”羅大山感到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志愿服務并不是單向付出,嘉賓的滿意與點贊都讓“志愿藍”更加閃亮。
據了解,“藍精靈”是重慶賽會青年志愿者服務品牌,各類落地重慶的賽事活動中常有“藍精靈”的身影,可謂久經沙場、經驗豐富。此次100名“藍精靈”為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提供的高水平志愿服務,既根植于品牌自身的深厚傳統和志愿者的熱情奉獻,也離不開有關部門周密的安排部署和專業的輔導培訓。開幕前,“藍精靈”們就接受了系統深入的集中培訓,多位專業教師圍繞志愿服務的禮儀規范、志愿者心理健康建議和壓力應對策略、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總體情況、衛生應急技能等,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講解指導。
扎實的知識、豐富的儲備成為“藍精靈”的底氣。秉持“用青春書寫責任,用微笑添彩賽會”的理念,“藍精靈”為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的順利舉辦提供了重要支撐。閉幕在即,“藍精靈”堅守崗位,為此次志愿服務畫上圓滿的句號,也為他們的大學生活、青春記憶奏響一段獨特的旋律。
責編:勾曉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