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來自四川省的智能應用軟件公司明略科技-W登陸港股市場,成為四川省年內第二家登陸港股的企業。今年以來,在政策支持及資金面回暖的背景下,港股市場成為熱門上市地。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港交所以超過2100億港元的募資額在全球各大交易所中排名第一。
截至11月3日,今年以來港股IPO融資額達到2164.74億港元,同比增長203.5%。上市企業共有81家,同比增長50%。從地區分布看,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地在港交所上市的企業數量均超過10家,位居前列。
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居多
港交所科企專線、18A、18C等改革舉措為新興產業形成了一個系統性的、多層次的支持體系。今年以來,醫療健康、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港股IPO市場的絕對主力。
數據顯示,截至11月3日,以港交所二級行業分類,年內藥品及生物科技板塊上市企業最多,達17家,募資金額達到242.29億港元。藥品及生物科技板塊出現多起大型IPO,包括恒瑞醫藥、勁方醫藥-B、聚水潭、映恩生物-B等,上述公司的IPO募資額分別達113.73億港元、20.93億港元、20.86億港元和18.86億港元。此外,今年前10個月,有58家醫藥企業遞表港股IPO,創5年來新高。
在赴港IPO的生物科技企業中,創新藥領域占據多數。上述58家沖刺港股的醫藥企業里,近七成公司深耕抗癌及自身免疫疾病等前沿領域。港交所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的第18A章,契合了創新藥研發周期長、資金需求大的行業特點,為一批處于臨床階段的創新藥公司打開了通往資本市場的關鍵通道。
在工業工程、軟件服務領域,今年分別有11家、7家企業上市,IPO募資額分別為779.2億港元、120.32億港元。工業工程領域呈現IPO數量相對較少、單家公司募資規模大的特點,如三一重工港股IPO募資額超過百億港元;軟件服務領域,禾賽-W、劍橋科技的IPO募資額均超40億港元。
滬粵蘇浙港股IPO數量領跑
從省份分布來看,今年截至11月3日,上海有14家企業港股上市,位居榜首;廣東省有12家企業港股上市,排名第二;江蘇省、浙江省均有10家企業港股上市,并列第三。福建省則有6家企業在港股上市。
從城市分布來看,上海有14家企業港股上市,位居榜首;北京和深圳均有9家企業港股上市,并列第二;杭州有5家企業港股上市。
今年上海有劍橋科技、博泰車聯、禾賽-W、滬上阿姨、博雷頓、布魯可等企業在港股上市。這些上市企業并非局限于單一賽道,而是覆蓋了硬科技、消費升級、智能網聯等多個前沿領域。
深圳有廣和通、西普尼、峰岹科技、大行科工等企業在港股上市。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硬科技與智能終端領域,如廣和通是物聯網模組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峰岹科技專注于電機驅動控制芯片,西普尼深耕于貴金屬材料及穿戴產品研發及制造領域。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資本金融系教授胡繼曄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許多地方把‘支持企業赴港上市’列為資本市場工作的重點之一,并通過上市培育、財政補貼、跨境銀團貸款、提供稅務等一站式咨詢服務為企業打造服務‘組合拳’,幫助企業降低赴港上市的合規成本、融資成本和時間成本。”
他舉例說:今年成都推出“蓉企出海通”品牌活動,線上常態化收集需求,線下組織港交所、券商、律所、會計師事務所集中答疑;深圳建立“孵化—成長—資金—服務”全鏈條機制,從改制、輔導到上市后再融資,為企業成長注入強勁動力,并將其推向國際資本市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