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晚,廣東跳水男團以2846.16分強勢奪冠,實現全運會史上驚人的八連冠。
![]()
從1997年設立團體項目至今,整整28年,這塊金牌從未離開廣東。這支擁有陳艾森、謝思埸、何超等奧運冠軍的“夢之隊”,用實力詮釋了什么叫“跳水天花板”。
![]()
更讓人動容的是老將陳艾森的賽后告白。作為2016年里約奧運會男子10米臺雙冠王,他眼含熱淚地說:“希望廣東跳水精神能一直傳承下去。”一句話,道出了榮耀背后的責任與期待。
“王者之師”是如何煉成的
廣東男團這次的陣容堪稱“豪華天團”:陳艾森、謝思埸兩位奧運冠軍壓陣,何超、朱子鋒等世界冠軍加持,再加上黃建杰等新生代力量,老中青三代組合幾乎無短板。
![]()
比賽過程看似輕松,實則底蘊深厚。四個項目(3米板雙人、10米臺單人、3米板單人、10米臺雙人)的穩定發揮,最終領先湖北隊100分——這差距相當于穩穩奪金,毫無懸念。有網友調侃:“廣東跳水隊比賽,別人是來爭第二的。”
![]()
但輕松背后,是廣東跳水40年的傳承。早在1981年,中國第一批跳水世界冠軍中,陳肖霞、李宏平就來自廣東。而從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至今,廣東已走出12位奧運冠軍,實現了跳水8個奧運項目金牌“全滿貫”。
八連冠背后的“傳承密碼”
28年八屆全運會,廣東男團為何能一直稱霸?答案藏在人才梯隊建設里。
![]()
從八運會時的孫淑偉、余卓成,到如今的陳艾森、謝思埸,廣東跳水始終有領軍人物。更難得的是,像“00后”嚴思宇已挑起重擔,而15歲的黃建杰等小將也開始在大賽歷練。這種“老帶新”的良性循環,讓廣東跳水從未出現人才斷層。
![]()
“廣東跳水有個傳統:老隊員會主動幫年輕隊員扣動作細節,教練團隊也極其穩定。”一位圈內人透露。這種傳承不僅是技術,更是一種精神——就像陳艾森告別時最惦記的,不是個人榮譽,而是“精神能否傳下去”。
中國跳水的“廣東現象”
如果看中國跳水隊的奧運冠軍榜,廣東籍選手占了近三分之一。為什么總是廣東?
![]()
一方面,廣東有深厚的跳水基礎,各級體校選拔體系成熟;另一方面,嶺南地區氣候適宜,全年可訓練,硬件設施也領先。但更關鍵的是,這里形成了獨特的“冠軍文化”——孩子從小看著前輩的榜樣成長,覺得“當世界冠軍是件自然的事”。
全紅嬋的啟蒙教練曾說過:“在廣東,小朋友學跳水,目標從來不只是省冠軍,而是世界冠軍。”這種高起點、嚴要求的氛圍,讓廣東跳水持續產出頂尖人才。
![]()
陳艾森的轉身,標志著一個時代的落幕;但廣東跳水的八連冠,更是新篇章的開啟。隨著全紅嬋、陳藝文等女將也在女子團體奪金,廣東跳水繼續展現著“夢之隊”的底蘊。
28年八連冠,你覺得廣東跳水長盛不衰的秘訣是什么?你家鄉最強的體育項目是什么?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