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對中國的芯片產業的技術封鎖的不斷升級之際, 最近的又升級到了赤裸裸的資產掠奪的層面,這也就意味著西方對中國的芯片產業的打壓將從此走向了極端的高度。
![]()
隨荷蘭的對中國安世半導體的高壓手段罷免其中國高管的所作所為不成,英國又悄悄地用更為隱蔽的“手段”對中國在曼徹斯特的那一塊“芯片大本營”也先發制人地“瞄準”了起來!。可謂一場以“低價”為幌子,實際卻對中國的全球芯片產業鏈發起的系統性的圍剿。
雖然安世半導體在國內的知名度可能不如其他的品牌,但在汽車的芯片領域卻始終都占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
可謂汽車核心的“命脈”——全球每兩輛汽車就有大約一輛的核心部件都要由這家公司的核心分立器件來支撐,尤其歐洲的車企更是高度的依賴其供應了。
作為安世在歐洲的“大腦”,曼徹斯特的這座工廠每年都能為公司的營收貢獻18億元的“血汗”,更以其對技術的高度密集的晶圓制造的專才著稱。
![]()
其真正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這座工廠的本身,而更在于它將前端的英國的晶圓的生產與后端的中國東莞的封測完美的串聯起來,從而形成了一個高效的、協同的“歐中供應鏈”。
英國的手段比荷蘭更顯陰險。荷蘭直接以行政命令罷免中國高管,英國卻打著“國家安全”旗號,逼中企“主動”低價出售資產。
2021年,安世收購的紐波特工廠就被英國以同樣手段強制轉給美國公司Vishay,如今曼徹斯特工廠重蹈覆轍,英國議員甚至在國會公開鼓吹“紐波特能搶,曼徹斯特為什么不能?”這種套路分為三步:先炒作技術風險,再動用《國家安全與投資法》施壓,最后讓本土買家以“白菜價”接盤。
背后的戰略意圖昭然若揭。英國《國家半導體戰略》明確要減少對亞洲供應鏈的依賴,但其本土芯片產業僅占全球市場的0.5%,90%的芯片需靠進口,搶奪現成的成熟工廠,既能短期提升本土產能,又能切斷中國在全球芯片網絡中的關鍵節點。
![]()
更深入看,這是英美荷三方的聯動絞殺——美國逼荷蘭清除中國管理層,英國緊隨其后奪取資產,目標直指安世從德國漢堡到菲律賓卡布堯的完整產業鏈。
基于外資的逐步“圍剿”,中國的企業也開始了從被動的掙扎到主動的反擊的轉變,已悄然展開了以并購為代表的對外的“進攻”。
隨著對全球的布局的不斷加深,我們的東莞的封測的產能也就得到了相應的提升,目前東莞的封測的產能已經能夠達到80%的水平同時我們也將馬來西亞的芙蓉工廠和菲律賓的卡布堯工廠也都已經進入了我們的全面的協同支援的軌道,而上海的臨港新廠也就成為了我們未來的戰略的支點。但正是其“多點的分散性”才構成了對單點的制裁的最大的破局。
英國此舉看似精明,實則短視,中國芯片產業早已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安世已明確表態所有在華產品均符合國際規范,若西方繼續破壞公平競爭規則,最終反噬的將是自身——歐洲汽車產業離不開安世的芯片,全球供應鏈的斷裂只會讓所有人付出代價。
![]()
唯有能在技術的迭代與生態的不斷構建中占得先機的企業才真正能將握在手中的芯片的先機轉化為最終的勝負手,英國搶得了一時的產能,卻堵不住中國芯片自主創新的洪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