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
《讀心》
陳老師退休前是位語文教師,如今在社區開公益講座,教人"察言觀色"的學問。周三下午,總有一群年輕人帶著筆記本,坐在社區活動站的舊藤椅上等他。
"今天不講大道理。"陳老師扶了扶老花鏡,"講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關于信任。2010年春天,班里轉來個沉默的男生。整整三個月,那孩子從不提家人。直到谷雨那天,男生留下補課,窗外突然下雨。"我媽媽也喜歡這種雨。"男生輕聲說,"她去年走了。"陳老師只是遞過紙巾,什么都沒問。但就是從那個雨天開始,男生開始交朋友,成績也慢慢好起來。
"人就像含羞草。"陳老師說,"當他愿意把最脆弱的根莖給你看,才是真的信任你。"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教師食堂。新來的張老師總躲著人吃飯,同事們都覺得他孤傲。直到有次陳老師深夜返校取書,發現張老師獨自在教室演練講課,對著空桌椅一遍遍調整手勢。"原來他不是冷漠,是自卑。"陳老師說,"有些人的躲避,不是在拒絕世界,是在修補自己。"
最讓人唏噓的是第三個故事。老李和老王吵架半輩子,為板書怎么排都能爭得面紅耳赤。退休那天,老李說:"總算不用見那老頑固了。"可當真的聽說老王搬去南方帶孫子,老李卻連著三天在空蕩蕩的辦公室轉悠。"會吵架的兩個人,心里還燒著炭火。最怕的是有人悄悄把炭火澆滅了,連煙都不讓你看見。"
有個戴眼鏡的姑娘舉手:"那怎么看出一個人值不值得深交?"
陳老師笑了,說起年輕時下鄉支教的經歷。有個總吹噓門路的同事,結果連一本缺的教材都弄不來。而默默無聞的炊事員老周,不聲不響就讓孩子們吃上了雞蛋。"越空的馬車,響聲越大。"
窗外梧桐葉飄進室內,陳老師彎腰撿起一片:"洞察人心不是為了看透別人,是為了更溫柔地走進別人的世界。就像這片葉子——"他把葉子遞給前排的年輕人,"你看到它的紋理,也別忘了它經歷過的四季。"
活動結束,人們散去。最后離開的女孩回頭時,看見陳老師獨自站在暮色里,望著空椅子出神。她突然明白,這位能讀懂無數微表情的老人,此刻正在懷念某個永遠缺席的人。
原來真正的洞察,最終都會落回對自己內心的溫柔審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