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經濟新聞聯播】
2025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舉行
11月3日,2025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在廣州舉行。大會以“投資大灣區,共創美好未來”為主題,由粵港澳三地政府聯合舉辦,全面展現大灣區的經濟活力、創新動力、區域魅力、投資潛力,為全球企業投資興業搭建廣闊平臺。
據悉,本屆大會舉辦的“1+9+N”系列活動,即1場主場活動、9場珠三角城市招商大會、N場海內外路演和投資考察活動,得到了全球企業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據統計,本屆大會共達成投資和貿易項目2073個、投資和貿易金額2.03萬億元;前三屆全球招商大會項目加快落地,截至目前整體開工率達88.1%。
深圳機場口岸今年以來通關量超過去年全年,免簽入境外國人增長136.8%
記者昨日從深圳邊檢總站獲悉,截至11月2日,今年以來深圳機場口岸出入境人員已經突破550萬人次,超過了去年全年通關總量,同比增長23.5%,創歷史同期新高。
目前,中國已與29個國家互免簽證,對47個國家單方面免簽,對55個國家實施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隨著免簽、離境退稅、電子支付等一系列便利外國人往來政策的推出,外籍旅客來華旅游、商務、訪問、探親熱情持續高漲。今年以來深圳機場邊檢站已累計查驗出入境外國人近124萬人次,同比增長44.4%。其中,免簽入境的外國人占入境外國人總量近60%,同比增長136.8%,來自馬來西亞、韓國、日本、新加坡的旅客數量位居前列。
規范個人破產管理人人選提出工作,深圳擬出臺地方標準
完善個人破產配套制度建設,深圳又有新探索。近日,深圳市司法局官網公布了《個人破產管理人人選提出工作規范(送審稿)》,征求社會各界意見。據悉,深圳市破產事務管理署擬出臺地方標準,完善提出管理人人選工作機制,強化個人破產事務管理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目前,深圳個人破產管理人人選提出主要采用“搖號+輪候”的方式。此次制定的標準草案進一步明確管理人人選提出的程序規則、操作流程和監督機制。
此次意見征集將于12月1日截止。
深圳再添5個口岸可以“刷臉”通關
11月3日,國家移民管理局推出支持擴大開放服務高質量發展10項創新舉措。根據新規,深圳皇崗、羅湖、蓮塘、福田、文錦渡等口岸將推廣應用“刷臉”智能通關,新規將于11月5日實施。
11月3日,國家移民管理局再次推出10項新舉措,包括擴大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試點實施范圍、實施大陸居民申辦往來臺灣探親簽注“全國通辦”措施等。其中,按照第三項舉措“在部分與港澳臺通航通行口岸推廣應用智能通關”的相關要求,自2025年11月5日起,在深圳市深圳灣口岸、珠海市拱北口岸實施“刷臉”智能通關的基礎上,在上海虹橋機場,廈門高崎機場、五通碼頭,廣州琶洲客運港、南沙客運港,深圳皇崗、羅湖、蓮塘、福田、文錦渡,珠海橫琴、港珠澳大橋等口岸推廣應用。
【國內財經新聞】
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關于實施支持擴大開放服務高質量發展10項創新舉措的公告》
11月3日,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了《關于實施支持擴大開放服務高質量發展10項創新舉措的公告》,決定自11月5日起,實施擴大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試點實施范圍、大陸居民申辦往來臺灣探親簽注“全國通辦”、在部分與港澳臺通航通行口岸推廣應用智能通關等6項舉措;自11月20日起,實施擴大內地居民換發補發出入境證件“全程網辦”試點城市范圍、為持探親簽注往來港澳地區的內地居民在港澳地區續辦同類型探親簽注提供便利等4項舉措。
具體來看,10項舉措包括擴大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試點實施范圍、實施大陸居民申辦往來臺灣探親簽注“全國通辦”措施、在部分與港澳臺通航通行口岸推廣應用智能通關、支持促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生產要素高效跨境流動、擴大24小時直接過境免辦查驗手續口岸范圍、增加廣東省5個口岸為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入境口岸、擴大內地居民換發補發出入境證件“全程網辦”試點城市范圍、為持探親簽注往來港澳地區的內地居民在港澳地區續辦同類型探親簽注提供便利、擴大可簽發一次有效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口岸范圍、實施外國人入境卡網上填報。
中韓續簽4000億元本幣互換協議
11月3日,央行公告稱,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與韓國銀行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互換規模為4000億元人民幣/70萬億韓元,協議有效期五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
央行表示,雙方再次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有助于進一步深化兩國貨幣金融合作,促進雙邊貿易便利化,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日前,央行發布的《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25)》(下稱《報告》)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簽署的有效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涉及互換規模超過4.5萬億元人民幣。
前三季度我國海洋生產總值7.9萬億元
記者11月3日從自然資源部獲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海洋經濟呈現穩中有進的良好局面。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海洋生產總值7.9萬億元,同比增長5.6%。
前三季度海洋船舶工業發展總體平穩,前三季度海船完工量、海船手持訂單量分別同比增長6.7%和25.7%。新接訂單量、造船完工量、手持訂單量以修正總噸計分別占世界市場份額的63.5%、47.3%和58.6%,繼續保持全球領先。綠色船舶產品技術創新與供應能力持續提升,我國新接綠色船舶訂單國際市場份額達到70.6%。
兩部門印發節水裝備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探索設立節水產業基金
工業和信息化部11月3日消息,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水利部聯合印發《節水裝備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30年)》,著力鞏固提升節水裝備產業鏈競爭優勢,加快以節水裝備高質量發展推動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方案》明確,探索設立節水產業基金,發揮綠色金融作用,鼓勵金融機構開發“節水貸”等綠色金融服務,引導企業積極采購節水裝備,對符合條件的節水項目優先給予支持。
《方案》提出,到2027年,重點領域供水、用水和循環利用等節水裝備取得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高效循環冷卻、高端膜分離、智慧用水管控等技術裝備實現產業化應用。節水裝備標準體系更加健全,培育一批節水裝備龍頭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推動建立節水裝備中試平臺,形成大中小企業、產業鏈上中下游協同發展的良好生態。到2030年,構建覆蓋全面、技術先進的節水裝備體系,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性的節水裝備供給能力持續增強,節水裝備制造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國際財經新聞】
美國制造業活動連續第八個月萎縮
受產出下降和需求疲軟影響,美國10月份制造業活動連續第八個月萎縮。根據周一公布的數據,美國供應管理學會(ISM)的制造業指數下降0.4,至48.7。該指數低于50意味著行業活動收縮,今年大部分時間制造業指數都在一個狹窄區間內波動。報告顯示,ISM產出指標下降2.8點,至48.2,為過去三個月中第二次跌破50這一榮枯分水嶺。產出疲軟使制造業就業持續承壓。ISM就業指標連續第九個月萎縮,盡管下滑速度略低于9月。
俄羅斯、沙特等八國達成石油增產共識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當地時間11月2日發表聲明說,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中的8個主要產油國決定12月保持增產節奏,日均增產13.7萬桶原油,但2026年前三個月將暫停增產計劃。
沙特阿拉伯、俄羅斯、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哈薩克斯坦、阿爾及利亞和阿曼的代表當天舉行線上會議,討論國際石油市場形勢及前景。
聲明表示,當前全球經濟預期相對平穩,石油庫存水平較低,所以做出調整。此外,由于季節性因素,他們決定在明年第一季度暫停增產步伐,產量與2025年12月保持相同。
美財長呼吁美聯儲加速降息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當地時間2日表示,受高利率影響,美國經濟部分領域可能已經陷入衰退。他再次呼吁美聯儲加快降息步伐。
貝森特當天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國情咨文》節目中說:“我認為美國經濟整體狀況良好,但某些行業存在衰退。而且,美聯儲的政策造成諸多分配方面的問題。”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日前淡化12月降息預期,引發貝森特等政府官員批評。
美航空協會稱政府“停擺”已影響超320萬名旅客
當地時間11月3日,代表美國航空、聯合航空、西南航空、達美航空、捷藍航空和其他主要航空公司的美國航空協會表示,自10月1日美政府“停擺”以來,由于空中交通管制人員配備問題,已有超過320萬名美國航空旅客受到航班延誤或取消的影響。
美國航空協會表示,10月份延誤的航班中,有16%是由于人員配備問題引發的,高于政府“停擺”前通常為5%的數值。該協會補充稱,僅10月31日一天,就有超過30萬旅客受到影響,這是自政府“停擺”開始以來受影響最嚴重的一天。
【今日交易提示】
新股申購:無
新債申購:無
新股上市:無
新債上市: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