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報
近日,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關于表彰全國“敬老文明號”和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范人物”的決定,授予蜀山區琥珀街道北苑村社區全國“敬老文明號”稱號。

![]()
北苑村社區老年助餐點內,社區老年居民在享受平價午餐。
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活動評選每三年開展一屆,旨在表揚先進、樹立典型,進一步激勵全社會重視、支持并參與為老服務,積極營造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氛圍。該項評選自今年5月啟動以來,經逐級推薦、審核與公示,授予全國1290個集體全國“敬老文明號”稱號,授予1990名個人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范人物”稱號。合肥市本次共有4家單位榜上有名。
琥珀街道北苑村社區位于合肥市老城區,轄區內老齡人口密度較大,近年來,社區積極營造敬老愛老助老文明風尚,建設老年友好社區,盤活政府和社會資源,以“助力養老美好生活”為核心理念,積極探索為老服務新路徑,為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增進老年人福祉、促進新時代老齡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基層力量。
近年來,依托社區“愛心觀察志愿服務聯盟”,北苑村社區推動為老服務從碎片化、臨時性向項目化、品牌化轉型,構建起“1+4+N”服務體系:即以一個聯盟匯聚多方力量,儲備豐富人才;聚焦四類特殊老人,輻射全體長者,建立完善信息檔案;設置多樣化服務項目,實現精準幫扶,全方位保障社區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
![]()
北苑村社區組織黨建聯盟單位醫療機構上門為老人義診。
在創建全國“敬老文明號”的實踐中,北苑村社區始終堅持以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為核心,于2019年創新啟動、并于2025年全面升級“門鈴計劃”為老服務品牌。該計劃以分級探訪為基礎,融合SOS緊急賦能系統,配套“紅黃藍”三級預警響應機制,全面覆蓋日常照料、健康監測與緊急救援等關鍵環節,有力筑牢“老有所養、老有所醫”的民生安全網。
![]()
北苑村社區愛心觀察員向老人介紹SOS呼救證使用方法。
在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社區精心打造“北苑義剪”“耆英笑佳節”“耆樂生日會”等特色文化品牌,將傳統民俗傳承與懷舊主題互動深度融合,讓老年人在溫情陪伴中實現“老有所樂”。同時,積極構建多元化學習平臺,持續拓展課程內容與形式,全面滿足老年人知識更新與興趣發展需求,扎實推進“老有所學”。
![]()
北苑村社區舉行老年人集體生日會,讓老人感受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
北苑村社區開展插花活動,向長期熱心社區公益事業、無私奉獻的老年志愿者致敬。
北苑村社區創新搭建老年人才賦能平臺,鼓勵老年人以愛心觀察員、安居巡邏隊員等身份,積極參與社區治理、矛盾調解等公共服務,讓長者在持續奉獻中展現人生價值,完美詮釋“老有所為”的深刻內涵,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社區養老“北苑模式”。
![]()
北苑村社區安居巡邏隊隊員在琥珀小學(東區)門前護送學生上學。
長期以來,蜀山區始終把老齡工作作為民生重點工程統籌推進,持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加快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積極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推進嵌入式養老機構建設,豐富老年教育與文化活動,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處處傳遞著敬老愛老的暖流,讓老年人共享城市高質量發展成果,切實提升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區民政部門積極開展“敬老文明號”選樹工作,加強服務指導,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將群眾滿意度作為檢驗創建成效的首要標準,及時掌握創建進展,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截至目前,全區共有4家單位榮獲全國“敬老文明號”稱號。
未來,蜀山區將以此為契機,持續深化為老服務體系建設,推廣北苑村社區等先進經驗,鼓勵更多單位參與“敬老文明號”創建,持續優化養老服務供給,完善老年優待政策,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構建更具溫度、更廣覆蓋的老年友好型社會,積極營造敬老愛老助老文明風尚。
來源 | 孫媛媛 楊璐玥 黃玲玲 陳三虎 孫雨靜
審核 | 朱琛琛 責編 | 張靜 編輯 | 張瑞
平臺建設及技術支持 | 安徽新媒體集團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