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時節,稻香滿田。近日,在大埔縣西河鎮北塘村,28.5畝水稻已陸續進入成熟期,大型聯合收割機在田間來回轟鳴,金色稻穗被快速卷入機身、脫粒歸倉,一派豐收的喜人圖景,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生動注腳。
據了解,這片如今生機勃勃的稻田,在2022年還是一片雜草叢生、河沙遍布的荒地。轉機始于當年啟動的墾造水田項目,土生土長的西河人卓元勇,不忍家鄉土地閑置,主動租下這片荒地,開啟了“荒地變良田”的改造之路。
“我們全程采用標準化、機械化作業,還推行‘煙稻輪作’模式。”據卓元勇介紹,今年選用的水稻品種產量遠超絲苗米,畝產可達800至1000斤。西河鎮作為大埔縣糧食主產區,素有“大埔糧倉”美譽,土壤富含硒元素,基地堅持使用有機肥,經多年輪作后土壤有機質更豐富,種出的香米不僅蟲害少,還自帶“富硒”特色。
據了解,這批富硒香米預計11月中旬上市。從無人耕種的荒地到豐產增收的良田,北塘村稻田的轉變,不僅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更讓土地重新煥發生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來源: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