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觸目驚心的案例
一名62歲的老年男性患者,因膝關節炎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治療,一個多月后出現嚴重胃潰瘍伴穿孔,最后不得不接受胃大部切除術才挽回生命。
原本消炎止痛的關節炎常規用藥,為何會引發致命的胃穿孔事件?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非甾體抗炎藥。
02 什么是非甾體抗炎藥?
非甾體抗炎藥(NSAIDs)是緩解關節炎疼痛的常用藥物,它們通過抑制環氧合酶(COX)活性,減少致痛物質前列腺素的合成,從而達到鎮痛抗炎的作用。
看到這里,大家可能會想問前列腺素是什么?COX又是什么?
簡單來說,前列腺素不僅可以誘發炎癥、參與過敏反應,還有保護胃黏膜、擴張血管等作用。COX是參與前列腺素合成的關鍵酶,主要分為COX-1和COX-2。COX-1在體內分布廣泛,其中分布在胃腸道的COX-1所合成的前列腺素,具有保護胃黏膜的作用,而COX-2只有在炎癥發生時才會被激活,參與合成炎癥部位的前列腺素。
![]()
03 非甾體抗炎藥的分類
按照對不同類型COX的抑制作用,NSAIDs可分為兩大類:
![]()
如表可見,非選擇性NSAIDs由于抑制COX-1,減少了胃腸道部位前列腺素的合成,從而削弱胃腸道粘膜屏障的防御功能,容易發生胃腸道不良反應。
回到案例,患者為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胃黏膜逐漸萎縮,胃黏膜抵抗力下降,長期服用NSAIDs會持續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進一步削弱胃黏膜防御屏障,再加上胃酸與胃蛋白酶不斷侵蝕黏膜,導致胃潰瘍甚至胃穿孔,最終引發胃大出血。可見,老年人在服用NSAIDs時消化道不良反應發生風險較高,應引起重視。
04 ? 風險因素識別
那么,我們如何識別NSAIDs相關
消化道不良反應風險因素呢?
1、≥65歲;
2、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3、同時使用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潑尼松等)或抗凝劑(如華法林、達比加群、肝素等);
4、既往有消化性潰瘍或上消化道出血病史;
5、合并心血管疾病、腎病等;
6、大劑量NSAIDs治療(一般指處方推薦的最大劑量);
7、吸煙等。
05? 預防措施與藥物
存在以上風險因素時,建議加用預防消化道潰瘍的藥物:
![]()
05 ? 藥師提醒您:
服用NSAIDs后3個月內是胃腸道并發癥的好發期,需密切留意是否出現上腹痛、黑便、嘔血等異常癥狀,一旦出現該類情況,須立即就醫。若確診為NSAIDs相關消化道潰瘍,應盡可能停用NSAIDs。
由于NSAIDs誘發胃腸道損傷可能無明顯癥狀,所以即便沒有感覺胃腸不適也不能放松警惕!當我們需要長期服用NSAIDs時,需定期監測血常規、腎功能、肝功能和血壓等,以便及時發現不良反應的發生。
06 其他風險藥物
除了NSAIDs外,還有以下幾類藥物也容易引發消化道出血:
![]()
安全用藥提醒
當我們服用以上藥物時,需密切留意是否出現消化道不適以及便血、黑便等異常癥狀,并定期監測血常規,謹防無癥狀或隱匿性消化道出血。一旦出現異常癥狀,建議及早就醫。
審稿專家:廣州市胸科醫院藥學部 譚志欣=
作者:廣州市胸科醫院藥學部 余微蘭/劉祉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