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大學食堂的一則新聞引發了輿論的廣泛關注。在該校推出的“你來點菜我來做”活動中,有學生留言希望吃到帝王蟹。令人驚訝的是,仙林校區某食堂“有求必應”,真的以999元一只的價格將這款高端海鮮上架,面向學生售賣。消息一出,瞬間在校園內外和網絡空間激起千層浪。有人為學校的開放與“寵學生”的態度點贊,認為這是尊重學生需求的體現;更多聲音則提出了尖銳的質疑:在承載著育人使命的大學校園里,食堂提供如此高價的菜品究竟是否合適?在我看來,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高校食堂的核心服務對象是學生,而絕大多數學生尚不具備獨立賺錢能力,生活費主要依賴家庭支持。對于普通家庭而言,999 元一只的帝王蟹可能相當于學生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的伙食費。即便存在少數經濟條件優渥的學生,食堂也不應將這種遠超大眾消費能力的奢靡菜品搬上餐桌。學生階段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過度接觸高價奢侈品級別的餐飲,容易滋生攀比心理和享樂主義。
![]()
當有的學生能輕松享用帝王蟹,而有的學生為了節省開支只能選擇平價套餐時,無形之中會加劇學生群體的貧富差距感知,破壞校園應有的平等氛圍。這種氛圍的形成,與學校教書育人的核心使命背道而馳。
學校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圣殿,其每一項舉措都應承載育人功能,食堂運營也不例外。高校食堂的首要職責是為學生提供安全、健康、平價、便捷的餐飲服務,保障每一位學生都能無負擔地解決就餐問題。近年來,各地高校紛紛推出 “一元菜”“半價窗口”,正是為了照顧經濟困難學生,傳遞校園溫情。而南京大學食堂推出 999 元帝王蟹,顯然偏離了這一初衷。它將市場化的高端消費邏輯引入校園,模糊了高校食堂與社會餐廳的界限,過度凸顯了消費主義色彩。這種做法容易讓學生陷入 “以消費論高低” 的誤區,忽視了學業為本的核心價值,不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
![]()
或許有人認為,推出高價菜品是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體現了食堂的服務靈活性。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學生群體的 “多樣化需求” 應建立在合理、適度的基礎上,不能凌駕于校園的公益屬性和育人使命之上。高校食堂并非純粹的商業經營主體,它享受著學校的資源支持,承擔著社會責任,理應堅守公益性底線。即便要滿足部分學生的高端需求,也應把握好尺度,不能讓高價菜品成為校園餐飲的 “噱頭”,更不能讓奢靡消費在校園內蔓延。
![]()
高校的過度社會化早已是教育界警惕的問題。當校園逐漸沾染世俗的功利與浮躁,當消費主義侵蝕純凈的學術氛圍,受影響的不僅是學生的成長,更是教育的本質。校園消費經濟需要適度把控,這并非限制學生的消費自由,而是要營造一個平等、樸素、專注于學習成長的環境。食堂作為校園生活的重要場景,更應成為踐行勤儉節約、倡導理性消費的陣地,而不是助長奢靡之風的平臺。
南京大學食堂的帝王蟹事件,為所有高校敲響了警鐘。高校在提升服務質量的同時,不能迷失育人初心。食堂運營應回歸公益本質,將更多精力放在優化菜品質量、控制價格、保障營養上,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吃得安心、吃得舒心。同時,學校也應加強對學生的價值觀引導,倡導勤儉節約、理性消費的風尚,讓校園成為培育品格、塑造靈魂的凈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 “立德樹人” 的教育目標,培養出既有知識才干,又有健全人格的時代新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