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消息,今日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發博,提到了近期備受矚目的以輕薄為賣點的Air手機。
![]()
圖源:微博
在他看來,Air手機無疑是一次極具勇氣的大膽創新嘗試。然而過度追求極致的輕薄,會在一定程度上犧牲用戶體驗,具體體現在續航、散熱、性能以及相機等方面。
且從實際銷售狀況來說,這款產品受眾范圍確實極為小眾。
眾所周知,自從蘋果推出了iPhone Air之后,整個手機行業都在熱議。
10月22日當天,國行版本的iPhone Air正式開啟銷售,其起售價格定為7999元。這款手機作為中國大陸首款徹底摒棄實體SIM卡、全面采用eSIM技術的機型亮相市場。
![]()
圖源:Apple
首銷日,蘋果官網開售僅5分鐘,首批iPhone Air便被搶購一空。
然而現實卻如同一記重擊,狠狠打在了這款備受矚目的輕薄旗艦手機上。iPhone Air在國內市場的后續銷量表現似乎不盡如人意。
數碼領域知名博主@數碼閑聊站日前爆料,iPhone Air的銷量成績十分低迷,首銷周的銷量僅僅達到5萬多臺。這一數據與同系列其他機型相比差距明顯,甚至還比不上上一代的iPhone 16 Plus。
首銷時的熱鬧火爆與實際銷量形成的巨大反差,暴露出蘋果在iPhone Air產品定位上的窘迫處境。
![]()
圖源:Apple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iPhone Air陷入如今的尷尬境地并非偶然。這款產品定位和定價嚴重失衡,再加上其獨有的eSIM功能限制,成了阻礙銷售的主要因素。
除此之外,知名蘋果行業分析師郭明錤此前提到,鑒于市場對iPhone Air反應冷淡,蘋果方面已經著手對生產策略做出調整:打算把大約100萬臺iPhone Air的產能調配到市場反響更好的iPhone17系列機型上。
供應鏈方面,由于iPhone Air的實際需求低于此前預期,已經開始削減出貨數量并降低產能,縮減幅度將超過80%,一些出貨前置時間較長的零部件,預計到2025年底就會停止生產。
這種銷量低迷的狀況在二級市場尤其體現得淋漓盡致。
![]()
圖源:閑魚
發售價高達7999元的iPhone Air,在閑魚等二手交易平臺已經出現價格“跳水”現象,近7日的成交價一路跌至7299元,這讓首銷日不惜加價搶購的消費者們紛紛感嘆自己虧慘了。
這種低迷的窘況也在影響著其他國產廠商。近日博主@智慧皮卡丘發文爆料,有廠商正在對一款配備2億像素主攝、支持eSIM功能的輕薄旗艦機型進行評估。
該機型將采用6.6英寸大R角面板,并運用一體冷雕工藝打造。結合博主給出的暗示推測,這款機型大概率是小米17 Air手機。不過從小米高管盧偉冰最近的發言來看,小米是否會推出Air系列機型目前尚無定論。
小雷認為,目前已有的Pro系列和標準版機型已能出色地滿足大部分高端用戶的需求,蘋果想要再從中挖掘出新的市場細分領域并精準定位產品,難度極大。
且目前消費者對于手機的選擇偏好已發生轉變,不再單純地追求機身輕薄,而是更加看重綜合使用體驗。而續航時長、散熱效果、信號強弱等這些實用性指標,對消費者購買決策產生的影響,往往比手機那幾毫米的厚度差異要大得多。
說到最后,你們對于Air手機市場反應遇冷有何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