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在聊到洛克希德的3馬赫A-12偵察機和SR-71等衍生型號時,多次提到當時和A-12競爭的對手——康維爾的“王魚”。實際上在一開始的競爭中,洛克希德直到A-12的方案早期都一直落后于王魚,但后來的事大家都知道,最后以A-12的勝出而告終。今天就來聊聊康維爾的這款王魚——Kingfish,以及它為什么會落敗。
![]()
王魚又稱鯖魚.jpg
![]()
康維爾“王魚”(藝術圖)
其實即使用現在的眼光來看,“王魚”在科幻色彩上也一點不比A-12遜色,這兩貨的起源都是來自于中情局對U-2本身性能的擔優。由于當時U-2的雷達隱身能力并不是很突出,還在研發階段中情局就認為其使用壽命只有18個月左右——意思是從投入使用到蘇聯研制出對抗U-2的手段,這中間只有大概18個月,這個時間后來進一步縮短到6個月。實際上,在U-2前幾次飛越蘇聯領空時,已經有證據表明蘇聯不僅能夠發現U-2,還能對其進行了有效的跟蹤,只是缺乏有效的攻擊手段。
![]()
最出名的間諜飛機U-2
為了減少U-2被發現的可能,中情局一度實施了一項“彩虹計劃”,試圖通過諸如增加機身涂層或發射反相位回波等措施來減少U-2的RCS值,但收效甚微,反而這些措施還增加了U-2的自重、降低了巡航高度,使得其更容易被攔截,最后彩虹計劃于1958年無果而終。不過當時雷達顯示系統有個缺陷,在發現和跟蹤高速目標時,由于處理能力有限,雷達顯示屏上會將其顯示為一系列不連續的點,因此極易和背景噪音信號混在一起被系統濾除掉。
于是對抗雷達最有效的措施又回到了高速上,中情局于1957年啟動了代號為“古斯特”(Gusto)的項目。當時不止是康維爾和洛克希德,包括波音公司和美國海軍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但美國海軍大概是受大航母思維的影響,設想用一個巨大的氣球,把一臺飛行器吊到高空釋放,然后用火箭加速,再用沖壓發動機進行高速巡航,最后論證的結果是這個氣球直徑將達到1英里以上,顯然不切實際,因此首先被放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