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8日晚上8點多,湖南益陽南縣的54歲男子像往常一樣,翻過江堤到洞庭湖支流岸邊釣魚。
那天晚上他的魚線斷了兩回,他還特地回家取了新魚線。
誰能想到,這個普通的夜晚會成為他生命的轉折點。
就在他蹲在草叢中等待魚群時,一場噩夢悄然逼近。
四名攜帶槍支和紅外線設備的非法狩獵者出現在附近,他們通過夜視儀將草叢中李斌的身影誤認為是獵物,扣動了扳機。
鉛彈從李斌后腦上方打入,在頭部碎裂開來。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中槍后的李斌竟然強忍著劇痛,捂著血流如注的頭部,一步步走回了家中。家人看到他時,他已經成了一具“血人”,看到家人后便抽搐著倒在地上。
更可悲的是,那四個開槍者上前查看后,發現擊中的是人,不僅沒有施救或撥打120,反而當場逃跑了。
由于當地醫院設備不足,李斌又被轉往益陽市中心醫院,直到凌晨2點才得到救治,整整耽誤了五六個小時的黃金搶救時間。
醫院的診斷結果令人揪心:多發性大腦挫裂傷、開放性頂骨骨折、創傷性腦疝……腦袋里遍布鉛彈碎片。
雖然通過手術取出了部分碎片,但仍有三四塊殘留在顱內。
二十多天過去了,李斌依舊昏迷不醒,醫療費用已超過20萬元。
這個普通的農村家庭,有一個未成家的兒子和80多歲的老母親,瞬間失去了頂梁柱。
而最令人心寒的是,肇事方家屬竟提出:“先簽諒解書,再給錢治病”。
一場所謂的“誤傷”,就這樣徹底改變了一個家庭的命運。
![]()
“在我們這樣一個禁槍國家,這些人怎么搞到槍的?”
事件曝光后,這是無數網友心中最大的疑問。
確實,我國對槍支管控極為嚴格,普通百姓幾乎沒有接觸槍支的機會。
然而,這伙人不僅持有槍支,還配備了紅外線儀和夜視裝備。
有網友憤怒地指出:“有夜視儀都能把人當獵物?這根本不是誤傷,這是草菅人命!”
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這四人中包括一名剛刑滿釋放者,甚至還有一名未成年人。
這樣的組合深夜持槍外出,本身就令人不寒而栗。
槍支來源成謎。
開槍者聲稱已把槍丟入河溝,警方打撈數日無果。
是自制槍支?還是通過地下網絡購買?
事實上,網絡已成為槍支非法銷售的重要形式,某些論壇甚至成為槍支非法交易的集散地。這些槍支類型繁多,從火藥槍、氣槍到仿制步槍,五花八門。
網友的憤怒不難理解:“有夜視儀卻分不清人和動物,這說得通嗎?”
“這根本不是打獵,這是謀殺!”
“必須嚴查槍支來源,背后肯定有黑色產業鏈!”
當先進裝備成為草率開槍的底氣,這場悲劇早已超越了“意外”的范疇,它暴露的是對生命的極端漠視,和基層槍支管控的巨大漏洞。
![]()
令人心痛的是,李斌的遭遇并非孤例。
在湖南,類似的悲劇在短短一年內已多次上演。
2024年1月,株洲一名捕魚男子在夜晚被狩獵者通過夜視儀鎖定后槍擊身亡。
2024年11月,衡南又發生一起類似事件,一名捕魚者遭誤擊,開槍者最終自殺身亡。這三起事件的共同點令人不寒而栗:都是夜晚,都是“誤認”,都涉及非法持槍,后果都極其嚴重。
這些事件揭示了一些農村地區存在的打獵文化已演變成致命隱患。
隨著非法持槍現象的蔓延,這種“傳統”變得更加危險。
狩獵者利用夜色隱蔽,使用越來越先進的裝備如夜視儀、熱成像儀,卻缺乏最基本的謹慎和法治意識。
法律上,此類案件通常被定性為過失致人重傷罪,同時必然觸犯非法持有槍支罪。
但司法實踐中,涉案人員常辯稱“對象錯誤”誤將人當獵物,不過這并不影響犯罪成立。
公眾普遍質疑“草叢晃動即開槍”的行為涉嫌嚴重過失,甚至應追究“危害公共安全罪”。
對于屢教不改者或有前科人員如本案中剛刑滿釋放的參與者,法律懲處應當更加嚴厲。
網友紛紛呼吁:“必須徹查每一起案件,追溯槍支源頭!”
“對于非法持槍狩獵,必須露頭就打,不能讓其形成氣候!”
同時,也有聲音建議完善戶外活動安全規范,如夜間活動穿戴反光標識,遇可疑光源立即發聲表明身份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