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內容取材于網絡
殲11搭載激光武器,意味著什么?顛覆性空戰技術要來了嗎?
就在前幾天,我國官方發布了一段有關戰機、直升機電機能量綜合系統的視頻,下一代戰機和直升機都會用到這個技術。開頭的一段畫面,一架殲11緩緩出來,在它的機翼下方掛著一個像超大號“膠囊”一樣的吊艙。這就是激光武器吊艙,又或者叫激光炮吊艙。
![]()
在中國南北兩架六代機正式亮相之前,國內包括國外的很多軍事博主預測,六代機應該要加裝激光武器。但是從目前中國兩架六代機包括其他各國的PPT來看,激光炮好像并不是六代機的標配,這點讓人有些失望。但是在我國這里,激光武器上天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為什么會選擇殲11?
這款戰機其實就是當年購入的蘇27的仿制機型,它性能不錯,但是當下有些落伍,畢竟“超級側衛”殲16已經裝備幾百架了,所以它已經到了退役年齡。早期生產的殲11目前已經退居二線或退役了一部分,即便如此,當下空軍依舊還有450多架。殲11B正在升級為殲11BG,升級后的性能雖然比不了殲16,但是多任務功能增強了很多。
![]()
因為這款戰機不能出口,連二手機也不能賣,所以我們只能自用,秉持著物盡其用原則,殲11現在成了空軍新裝備、新系統的實驗平臺。比如之前的渦扇10系列發動機,是為殲10研制的,但是2005年定型審查完之后,小批量生產并沒有裝在殲10上,而是在殲11B上進行性能測試,起初很不穩定,大約到了2010年才穩定下來,之后殲10C和殲16才裝備渦扇10B。
有意思的是前年央視曝光的爆轟發動機實驗,也是把一個將其放到了一架類似蘇27氣動布局的飛機上。大概率是因為蘇27家族的外形設計的確優秀,什么東西都可以往上加,所以這次激光炮吊艙也選擇了殲11系列戰機。
![]()
飛機裝上激光炮有什么用?
現在的空戰基本都是超視距, F22和F35A上還保留有機炮,F35B與后出的F35C上已經沒有了內置機炮,要用只能掛機炮吊艙。
很多人說這是美國對超視距不自信,其實并不是。機炮的作用不少,對地攻擊可以用,比如殲15T上也保留了30mm機炮,多用途戰機上保留機炮很正常,F22屬于特例。
![]()
機炮還有另一個作用,那就是用來防空,對于一些飛得低和飛得慢的來襲目標,戰機升空后可以用機炮打擊。
這里可以給一個合理猜測,初代機載激光武器并不會用做遠距離超視距擊殺,而是用來取代機炮。要達到上百公里狙擊得用大口徑大功率激光炮,類似閱兵式上的燎原1,看著像不像你家的滾筒洗衣機?這么大的家伙放到戰斗機上不現實。
![]()
機載激光武器的功率應該比陸基的功率大一些,有效距離在15~20公里左右,畢竟戰機的升限擺在那里,飛在天上射出的激光都夠不著地面也沒啥用。
相比于機炮,機載激光炮有什么好處?
首先它的響應速度快,光速可比子彈的飛行速度快多了,照到敵機上短時間內就能把蒙皮燒穿,有了激光炮,徹底把“狗斗”之路封死。升空攔截巡航導彈、大型無人機、巡飛彈或者空對空導彈也是可行的,裝在無人機上還能用來打無人機。
![]()
其次,彈藥不說接近無限,那也要比機炮攜帶的多。殲16上的機炮攜帶量只有150發,很快就能打完。它并不是一發一發的打,否則叫什么機炮?激光炮彈藥取決于戰機還有多少油、還能發多少電,只要電夠,它就還能用。
另外,整個系統的重量要比機炮小,沒有供彈機構也沒有粗重的炮管,扯一根粗電線,加上鏡頭就能用。
![]()
激光炮上機的難點有哪些?
和電磁炮、電磁軌道彈射系統一樣,激光炮的難點還是儲能,需要一套高效可靠的儲能技術,所以央視這次視頻后半段著重介紹的是飛機電機能量綜合系統,直升機甚至也用混動的。
具體怎么實現咱也不知道,大概意思就是不用渦軸發動機,可能里面塞的是燃氣輪機與發電機集成的電力包,發出的電大部分供給旋翼,還有一部分給機載激光炮雷達,另外還有一套熱能回收利用系統。
這樣的武裝直升機用來打擊地面步兵,想想就可怕,激光炮照射,十幾秒就能把一個步兵小隊挨個擊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