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圓方的第1340篇原創
(點擊標題下方小耳機標志可收聽音頻)
01
最近,有一個事情討論的聲量很奇怪,“忽大忽小”。
一會兒討論的人很多,大家辯論的很激烈。一會兒好像沒有了聲音,一下子就沒有人提了,一會兒好像又開始發酵。
怎么說呢,就是一陣一陣的……
這個事情就是“高中雙休”。
這個事情討論的起點,是一份“文件”。
所有支持雙休的意見的依據,都是據說,2024年10月,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全面推進普通高中雙休日制度的實施意見》,明確自2025年秋季學期起,全國普通高中全面實行周末雙休制度。
而且內容還似乎很“人性化”,考慮到不同年級的特性:
高一、高二每周六日完整休息,高三調整為單休,周六可自愿返校自習,但嚴禁講授新課或組織考試。非寄宿制學校取消晚自習,寄宿制學校晚自習不超過2.5小時……
是不是看起來很真實?
不過圓方搜遍了全網,特別到教育部網站搜了搜并沒有搜到這份文件。
但是很神奇的是,圓方看到部分官媒在談論雙休問題的時候,也都引用了這個文件。
所以這份文件是否真的存在,其實有點“薛定諤文件”的意味。
02
那我們拋開文件的真實性,具體討論一下,高中是否應該雙休這個問題。
其實在這場辯論中,主要參與方是三方,家長,學校和學生。
而三方的利益是不統一的。
家長大多數是反對的。
說出口的理由可能是復雜的,比如擔心雙休壓縮了高三復習時間,更多學生會報名補習班,不僅增加經濟負擔,還可能加劇教育內卷。
又比如同時憂慮孩子自制力不足,在家容易懈怠,進一步拉大孩子的成績差距。
學生大多數是支持的。
學生們普遍對雙休表示歡迎,認為這帶來了必要的“喘息空間”,使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一些不堪重負的學生甚至采取了“雇傭網絡‘槍手’舉報學校”或“跨省市互助舉報”等特殊方式維護自己的休息權。
而學校的態度有些復雜
因為從從成本上來講,周末補課這件事情肯定是加大了學校的投入成本的。風險則是如果自己不補課,別的學校補課,那么自己學校的升學率肯定會出問題。
所以面對輿情的壓力與升學率考核的雙重壓力,一些學校采取了變通策略。以“自愿托管”、“教師答疑”為名行集體補課之實;或系統性培訓學生應對檢查的話術。
03
但是,其實關于高中雙休,還有一個最最重要的參與者,許多人忽略了。
那就是我們的社會。
當家長、學校和學生還在“補課”與“休息”的拉鋸戰中精疲力盡時,社會這個龐大的機體,正默默承受著這場無限內卷所帶來的系統性內傷與資源浩劫。
因為高中的無限制內亂,本質上是一場全社會的“負和游戲”。
無數優質的教師精力、校舍能源、行政資源,被投入到這場周末和夜晚的“軍備競賽”中,產出的卻不是創新與活力,而是整個青少年群體普遍的身心耗竭與創造力枯竭。
當一代代最富朝氣的年輕人,在題海戰術中被磨平了棱角、損耗了對世界的好奇,我們未來社會的創新引擎,動力從何而來?
更為關鍵的是,這樣的內卷起到了任何正向的作用了么?
家長們傾盡家庭積蓄投入教培,學校透支公共資源拼命“加時”,這一切巨大的投入,僅僅是為了在升學排位上比別人“領先一個身位”。
從宏觀視角看,這并未提升國家整體的教育水平,只是徒然抬高了競爭的“門檻”。
就高中的那點知識,說實話,那些去年就已經被淘汰的AI,就已經可以拿下高考滿分了。
而在技術加速迭代的今天,我們不斷的用極端內卷和無數年輕人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去追求那一點點分數上的進步,既起不到什么篩選作用,對于全社會也是巨大“內耗”。
這些本可以用于消費、投資,科研或家庭幸福的時間,經濟,情緒等寶貴資源,就這樣被鎖死在一個負和的游戲里,無聲無息地蒸發了……
04
所以,雖然圓方的確沒有查到《關于全面推進普通高中雙休日制度的實施意見》的原文。
甚至有可能這個文件是某種意義上被杜撰的。是他也的確反映了一定的社會的需求跟公眾的關注。
今年,以來反內卷這兩個字被提及的非常多。然而,圓方在想,倘若連讓高中生周末休息都如此艱難,我們又在談論怎樣的“反內卷”呢?
當一些專家在呼吁探索什么“四天工作制”,當輿論在熱議“躺平”與“松弛感”時。
我們社會最年輕的、最富活力的群體,卻依然被困在一場沒有盡頭的“加時賽”里。
這難道不是一種巨大的反差么?一個連學生“雙休”都無法保障的社會,其所高喊的“反內卷”,多少顯得有些蒼白和奢侈。
高中教育,猶如整個社會心態的“壓艙石”。
倘若這里依然奉行“時間堆砌成績”的原始邏輯,依然默認“犧牲一切換取分數”的合理性,那么由此塑造出的價值觀,將會像潮水一般,在未來漫溢到職場、家庭和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今天我們認為“高三拼一年天經地義”,明天我們就會自然地接受“996是為你好福報”。
這種對無限度投入的路徑依賴,已經成為一種深入骨髓的社會慣性。
因此,“高中雙休”更像是一塊試金石。
它測試的,是我們整個社會究竟有沒有勇氣打破那個“別人在學,我的孩子就不能停”的囚徒困境;
它檢驗的,是我們是否真的愿意相信,一個民族的創造力與幸福感,遠比那一兩分的“保險分”更為重要。
倘若我們連這塊試金石都不敢觸碰,連這最基本的一步都邁不出去,連破除這種“完全可控內卷”的制度構建能力和決心都沒有……
那么,所有關于“反內卷”的宏大敘事,恐怕都只是飄在空中的漂亮口號,終將墜回那片名為“現實”的、堅硬而疲憊的土地上。
作為一名在河南經歷過高三的學生,圓方并不希望,任何一名學生再經歷一次圓方當年所經歷的歷程。
有些時候,苦難只是苦難而已,不管我們賦予了這些苦難多少崇高的意味,我們都應該清楚,這些苦難的原本是可以不經歷的。
最后祝愿,所有的高中生都能夠享受周末,祝福你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