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我去參加一位高中同學母親的葬禮,在那里,我和同宿舍的另外六個同學有機會聚在了一起。
![]()
晚上,當年的舍長崔廣才做東,我們七個人在鎮上一家飯店里,喝了個一醉方休。
時光荏苒,當年的青蔥少年都已經早生華發,最令我們遺憾的是,當初我們宿舍里八個人如今再也無法聚齊了,我們八人當中年紀最小的閆志剛,已經在三年前離世。
席間,我們多次談到了他,因為在我們班五十四名同學中,他是最早離世的一個,談起他當年的遺書,多飲了幾杯的我們,更是忍不住潸然淚下。
我們讀高中那會兒,我和志剛是上下鋪,當時正是校園民謠流行的年代,老狼的獨特嗓音,把一首《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的傷感演繹得淋漓盡致。
我們雖然體會不到那種感覺,但卻是真真切切地喜歡這首歌,因為志剛比我小一歲,所以我總稱說他是睡在我上鋪的弟弟。
不止于此,我們兩個還都喜歡意大利球星巴喬那憂郁的眼神,因為有這層關系,所以在八個人當中我們兩個顯得更親密一些。
我們都來自農村的家庭,在當時溫飽絕對沒有問題,但真的說不上有多么富裕,志剛的家庭則更困難一些,因為他的父親早早地因為中風,喪失了勞動能力。
可能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吧,在高中那會,志剛就不止一次地對我說過,他一定要努力學習,跳出農門,在農村像他這樣的家庭,是永遠沒有出路的。
相比而言,我家的條件要比志剛家里好不少,我的母親是個中學語文老師,父親在村子里做會計,我家的條件,在當時的農村屬于中等偏上,那時我還真難理解他急于跳出農門的心情!
因為家庭的壓力和明確的奮斗目標,志剛在學習上十分刻苦,成績在全年級從未掉出過前十名。
在1992年的高考中,志剛考入了省城的一所大專院校,而我則是在復讀了兩年高三之后,才步其后塵。
畢業之后的志剛被分配到縣城的一家工廠,他再次感到了社會的不公,因為許多學歷不如他的人,都去了機關單位。
那年暑假我放假回家,已經掙工資的他,請我在他們工廠附近的一家飯店小酌,意氣難平的他,一再跟我發牢騷,我無言以對,不知該如何安慰他。
社會就是這樣,不可能讓每個人都能被公平以待,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羅馬,有的人生來就是牛馬,哪怕窮極一生地去追求,一輩子也到不了羅馬。
![]()
不過,志剛最后還是找到了改變命運的機會,在他工作的第三年,有人給他介紹了一個女朋友,學歷只有初中畢業,但因為是縣某單位一把手的千金,雖然學歷的差別巨大,但志剛還是勇敢的跨越了這條鴻溝。
很難想象一個本科生和一個初中生會有什么共同語言,就像一個解微積分的和一個連解一元一次方程都困難的人沒有共同語言一樣,但為了自己能有個美好的前景,志剛拼了。
據說志剛迎娶了那位千金后,曾在他們村里引起了轟動,也迎來了很多欣羨的目光,就連志剛村里的同族,都因為他攀上了這門親戚而覺得臉上有光。結婚后的志剛,很快跳出了企業,在岳父的扶持下調到了城關鎮政府工作。
婚姻的幸福與否,真的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局外人是很難體會的。結婚以后多年,志剛的妻子回志剛老家才三四回,偶爾回去一次,就抱怨村里的路太難走,老家的廁所太臟,婆婆做的菜不衛生,院內到處都是跳蚤等等。
志剛妻子回老家的次數少,志剛的父母去縣城的時候也少得可憐,志剛有了孩子以后,老兩口去縣城去看看孫子,每次前往都是來去匆匆,在那里沒有吃過一次飯。因為,他們不愿意看到兒媳婦那凌厲的眼神,和兒子可憐無助的模樣。
![]()
在家里,志剛的妻子無時無刻不用行動提醒他,他能有今天全是拜她家所賜。尤其是在兩個人有了矛盾吵架時,志剛的妻子更是赤裸裸地口不擇言,讓志剛立馬滾蛋,妻子的話,如刀一樣直戳他的自尊。
心煩意亂的志剛偶爾會找我喝酒,澆澆心中的愁煩。
他說也曾想過離婚,可又擔心對孩子的成長不利。我則總是勸他凡事想開一些,時間就是治愈痛苦的良藥。
讓人想不到的是,志剛在他四十歲那年,以一種決絕的方式離開了人間。那是一個周末,我突然接到一個同學的電話,他說志剛去世了。聞聽我大吃一驚,匆匆趕到他的家里,才知道他服下了劇毒的農藥,當人們發現時,已經無力回天了。
事后我才慢慢了解到志剛自殺的原因。原來在他自殺之前,他的母親患了腦瘤,動手術需要七萬元左右的費用。志剛和妻子商量,想把母親的醫療費承擔下來。
志剛的妻子聽了他的想法后,想都沒想,就直接否定了。她說:“當年咱倆結婚,我沒要你家的一分錢,如今想讓我拿錢給她治病,虧你想得出來,你別忘了,你能有擁有今天的位置,是因為有我,還是因為有你娘?這件事你必須聽我的!”
一番爭吵無果后,志剛覺得自己活得太壓抑,也太窩囊,回想起自己這十幾年的忍辱負重,志剛的情緒徹底崩潰了,他給兒子留下遺書之后,隨即服下農藥,去了另一個世界。
志剛在遺書中,他除了交待兒子要好好學習之外,還特意提到了婚姻,一定要選門當戶對的,不要像自己這樣,盲目地去攀附高門,卻落了個如此下場,其實一般化的女孩就足夠了!
是的,婚姻的美滿決定了一生的幸福,很多人因為選擇了”門不當戶不對“的另一半,從而讓自己的人生成為了悲劇。
![]()
志剛用生命的代價寫成的遺書,曾在我們同學群中引起轟動,很多人感嘆:志剛終于明白了,可明白得太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