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3628字
建議閱讀時間|11分鐘
始于春日,終于深秋。11月1日,2025年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下簡稱蘇超)在南京奧體中心迎來決戰日,也是閉幕日。開局并不驚艷的泰州隊“一黑到底”,通過點球大戰擊敗奪冠最大熱門南通隊,一如當年的丹麥童話、希臘神話般,上演了“鳳城奇跡”。
![]()
時光向前推半年,恐怕沒有人會想到,一項省級的業余足球聯賽,會在中國,尤其是東部經濟大省江蘇掀起如此洶涌的“綠茵狂潮”。這項賽事和中國足球“金字塔”的塔尖沒有太多關系,卻將足球、城市、社媒、文旅等多重元素進行深度融合,在塔基產生了驚人的裂變效果,令人嘆為觀止。
這是一場世界足壇都罕見的宏大試驗。在中國足球整體低迷的環境下,蘇超究竟會帶來哪些正向作用?有必要對蘇超元年進行一次深度復盤。

熱度超乎想象
蘇超并不是一開始就爆火。前兩輪聯賽,有的球隊還在大學操場比賽,徐州隊首輪主場比賽上座人數僅1877人,常州隊主場也只是剛剛超過2000。第三輪開始,蘇超相關話題熱度在社媒爆火,各隊開始升級場館,場均上座率在第四輪超25000,自此開始了蘇超每輪、每場均爆滿的神話。
11月1日的決賽之夜,購票中簽率僅1.2%,南京奧體中心最終涌入62329人觀戰,創下了蘇超上座人數新紀錄。這個數字超過了絕大多數中超場次的上座人數,距離2012年中超聯賽,江蘇舜天主場迎戰廣州恒大的65769人已經非常接近。
![]()
線下球市火爆,線上討論更是熱烈。第二輪宿遷對陣徐州,擔架前后19次進場,催生出了蘇超“沒有假球,全是世仇”的梗。官方同樣加入玩梗行列,“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人人都想當南哥”等爆文頻出。初期一勝難求的常州隊,更是推動了全民玩梗的熱潮,帶動網友沉浸式參與到“筆畫保衛戰”中。在眾多現象級熱梗的助推下,蘇超開賽僅2個月后就拿到了近200個微博熱搜,話題總閱讀量近30億。
7月出爐的首份蘇超賽事影響力報告顯示,95.2%的江蘇居民知曉蘇超的存在。58.5%的居民表示,關注蘇超的根源是網絡熱點話題帶動。
基于如此“潑天流量”,諸多頭部企業和明星品牌加入到蘇超贊助商行列。不夸張地說,蘇超賽場旁廣告牌的豪華程度勝過中超,直逼歐冠。
另外,一些從一開始就贊助蘇超的品牌得到了更多關注,比如常州賽區的贊助商東北·東哈街邊燒烤,一家幸運拿到“蘇超原始股”的普通燒烤店,被稱為“蘇超最小贊助商”。店主張敬宇后來身穿常州隊的卡爾美紅色球衣,接受了央視采訪,向常州球員們永不放棄的精神致敬,自己也實現了小人物的“微光綻放”。有球迷開玩笑稱,如果越來越多、各行各業的市民開始穿卡爾美,那么中國足球不愁沒希望。因為在過去,穿球衣的大多還是足球從業者或自身愛好者。
擁有悠久歷史的運動品牌卡爾美,是最早進入江蘇足協商務合作體系的品牌之一,自2020年起就是江蘇省足協的主要贊助商,長期支持賽事運營及裝備提供。所以蘇超準備階段無需為裝備發愁,本次賽事的球衣、裁判服、官方用球等,均由卡爾美提供。
![]()
可以說,卡爾美并非“流量玩家”,而是長期在場、長期陪伴中國體育一起成長的深度參與者,因此被網友評價“眼光超前”。隨著比賽的深入,卡爾美標志性的猞猁爪形象也愈發深入人心,八月份赴鹽城奧體舉行線下活動,決賽用8米高巨型球衣與4米高爪子空降南京奧體,均收獲了超高流量和熱度,堪稱今年體育品牌營銷毋庸置疑的“模范生”。
![]()
![]()
![]()
體育之外,賽事的火爆也帶動了江蘇各地文旅的跨越發展。截至決賽日前,在江蘇各主場城市比賽日期間,重點旅游景區累計接待游客2397.3萬人,同比增長17.7%。通過銀聯渠道實現的異地文旅消費達139.6億元,同比增長26.5%。
這還沒有算上潛在的文旅消費。社交媒體上,江蘇之外的IP有關“想去江蘇看看”“我一個外省的都知道南通了”“去南京玩的話有什么推薦”“淮安和宿遷好玩嗎”的發言和討論,可以說隨處可見。

綁定城市榮耀
蘇超為什么成功?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是“城市榮耀”。
相比國內外常見的職業或業余足球聯賽,蘇超球隊以城市為名,參賽球員要符合擁有所在城市戶籍等要求,從一開始就綁定了城市品牌,深度鏈接市民情感,完成了對中國職業聯賽中性名政策的進一步深化。同時,江蘇各地政府親自下場,參與到了賽事保障、場館協調、球隊宣傳、文旅融合等各項具體事務中。
可以說,如果沒有“城市榮耀”,就沒有蘇超。
首先,江蘇“十三太保”個個能打,經濟體量最低的連云港GDP也超過了4500億元,城均突破1萬億元。江蘇人均GDP超16萬元,蘇錫常三市更是超過了20萬元,這意味著蘇超的賽事組織和保障有雄厚的經濟基礎支撐。
在江蘇,每個城市都有高規格奧體中心,有的甚至可以在下轄縣級市來回選擇。比如無錫隊主場設于宜興奧體中心和江陰奧體中心,位于市區、可容納6萬人的無錫奧體中心已在建設中;南通隊主場先后設于海門和如皋,后回到南通市區,入駐晉級改造后的“南鳥巢”南通體育會展中心。
江蘇交通便捷、路網發達,城市之間基本可以當日往返,這保證了球迷可以便捷觀賽。比賽期間,VAR系統、AI全自動體育攝像機、無感安檢、指尖AR導航、機器狗巡檢與無人機反制……各地爭相上馬創新應用,生怕落后一步。
![]()
其次,江蘇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表面“散裝”、實則共同進步的特質,讓蘇超成為了講述城市競合故事的最佳載體。蘇超大概是德比戰最多的聯賽之一,太湖德比、早茶德比、楚漢德比……諸多德比戰的背后,也是一場場“文斗”。
因此,蘇超在保證了一定觀賞性的同時,并不以追求更高的技戰術水平為唯一任務,而是附加了濃厚的城市形象傳播色彩,讓每一場比賽都成為城市的展示窗口,同時激發市民的參與熱情和歸屬感。
在此背景下,今年江蘇各地的球衣都“賣瘋了”。足球球衣過去更多是專業球迷在買,如今卻成了市民標配;過去更多出現在綠茵場上,如今出現在了街頭巷尾、旅游景區;過去在衣柜里的鄰居更多是黑白T恤、夾克長褲,如今的鄰居也可能是露肩小衫、優雅長裙。卡爾美也及時跟進,順應球迷需求,推出了一系列展現城市榮耀和風采的官方聯名文化球衣,覆蓋了南京、南通、常州、蘇州等多個城市。其中,無錫隊的“水蜜桃球衣”一度賣斷貨。有網友戲稱,卡爾美生產車間的縫紉機都快踩冒煙了。
![]()
一些在職業聯賽角度看來不入流的球員,也成為了各自的城市英雄。比如39歲的戴虎,既是淮安隊球員,也是淮安市漣水縣韓陳村的黨支部書記,在對陣無錫隊的比賽中踢進了本屆蘇超第100粒進球;31歲的趙連平,既是常州隊球員,也是常州某學校教師,他在對陣鎮江隊的比賽中替補出場,第86分鐘攻入制勝球,助常州隊1:0取勝,打破了球隊九輪不勝及零進球的尷尬;20歲的鹽城小將龐智超,在主罰定位球時犀利專注的眼神,瞬間火爆全網,也讓他成為了鹽城的寵兒。
這背后的邏輯便是,蘇超球隊是為了城市榮譽而戰。球迷們不僅關注比賽結果,更關注球員們的表現和背后的故事。蘇超不僅僅是一項足球賽事,更成為了城市文化的象征和市民情感的寄托。
卡爾美以城市吉祥物為靈感打造的打卡裝置,吸引了眾多球迷打卡拍照,線上社交平臺的玩梗互動也是熱鬧非凡。這就是蘇超,通過城市符號喚醒球迷的情感聯結,激發更深厚的文化共鳴。
![]()
![]()

利好足球青訓
蘇超可以為中國足球帶來什么?當蘇超元年大幕落下,答案也越來越清晰。
南通和泰州,兩支走得最遠的球隊,背后其實有一張共同的標簽,那就是青訓。南通隊以海門珂締緣為班底組建球隊,這些球員大多不是職業球員,卻擁有接近職業球員的實力,而且彼此非常熟悉,無需磨合。海門珂締緣已扎根南通海門十余年,起步于青訓,后來逐漸搭建起了一條由青訓到職業的完整通道。南通官方數據顯示,珂締緣目前已累計向各級國家隊輸送超過160人次“小國腳”。因為蘇超,珂締緣俱樂部創始人李太鎮“賣房搞青訓”的故事也讓更多人所熟知。
同樣,泰州隊也是以職業俱樂部的青訓球員為班底。按照該市體育局的說法,泰州與中超俱樂部長春亞泰展開了合作,召集了多名泰州籍以及由泰州培養輸送的職業運動員,以此組建了泰州隊。主力球員中,巴特、范厚泰、景泊羲等球員,均為亞泰U21梯隊球員。這也是為什么,淘汰賽三場點球大戰,泰州隊表現都非常穩健。
因此,蘇超決賽其實是一場符合足球基本發展規律的青訓對決。
決賽兩隊之外,入選本次蘇超最佳陣容的蘇州隊球員寇程,是蘇州吳縣中學的高二學生,創造了“蘇超”開賽以來最快進球紀錄,在蘇超一球成名。他正是青訓人才代表,連續參加兩屆“省長杯”卡爾美江蘇省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是“省長杯”的冠軍球員和最佳射手。從青少年聯賽、校園賽事到青訓營,卡爾美和江蘇足協的青訓合作覆蓋了青少年足球發展的所有關鍵成長階段,形成了完整的民間成長通道,提供賽事裝備支持并參與賽事推廣,只為讓更多青訓人才脫穎而出。
![]()
令人欣慰的是,江蘇多個城市已經充分認識到足球青訓的重要性,并開始系統布局足球青訓以及長遠發展規劃。
比如常州,公布了《常州市足球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并于今年九月揭牌成立常州市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中心將牽頭構建全市足球訓練體系,統籌業余訓練管理和后備人才培養,管理足球運動隊與俱樂部。
十月底,宿遷市召開全市足球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提出要系統考量足球發展,統籌抓好人才培養、賽事籌備、品牌打造等工作。會議還提到,要大力普及推廣校園足球,積極培育特色足球學校,加快形成系統科學的青訓體系,培養更多優秀的足球后備人才。
淮安市也提出,要以蘇超為引領構建足球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拓寬青少年成長成才之路,構建從校園足球、社會青訓到專業精英的完整通道。
青少年人才是足球事業發展的核心。盡管只是業余聯賽,還被少數人戲稱“文旅項目”,但蘇超也有青訓愿景。十月中旬,江蘇省體育局相關負責人已經在公開場合明確,據了解,下賽季蘇超將對各隊年輕球員出場數量做出明確要求和規定,通過政策引導各隊加大青少年后備人才培養力度。
可以看得出,盡管輿論場難免紛紛擾擾,江蘇官方依然保持了清晰的思路,以及對足球發展基本規律的尊重和把握。
作為中國足球在地方層面創新發展的生動范例,蘇超的成功,無疑為其他省市探索足球與城市融合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
本文作者:袁杰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