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費一妍11月3日報道:11月1日,上海市世界經濟學會2025年年會在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舉行。本屆年會以“人工智能時代世界經濟新發展與中國戰略選擇”為主題,匯聚眾多領域專家學者,通過主旨報告與分論壇形式,共同探討全球經濟前沿議題與中國應對路徑。
上海市世界經濟學會名譽會長、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幼文從微觀、中觀、宏觀多個視角分析人工智能對世界經濟帶來的深刻變革,重點闡述要素優勢變化和價值鏈分工結束、傳統與新興產業特點差異、經濟增長轉型與福利變化,以及從排他性競爭到安全性合作等觀點。
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華民教授以“百年巨變到百年回歸”的全球視野,回顧西方國家收入不平等與資本主義危機的根本原因。他通過對比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凱恩斯蕭條經濟學和和哈耶克貨幣經濟學,構建鐘擺原理并提出五種危機解決方案,強調收入分配對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性。
上海市世界經濟學會副會長、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靳玉英聚焦美國貨幣政策對中國金融市場的溢出效應,重點剖析其對中國股價波動的具體影響。
浙江省國際經濟貿易學會會長、浙江大學中國數字貿易研究院院長馬述忠提出,政府應因“業”制宜推出海外倉扶持政策,有針對性、有優先級地推廣和普及海外倉模式。
廣東省世界經濟學會會長、中山大學國際金融學院院長黃新飛基于“供應商-客戶”的視角,指出供應商對外直接投資(OFDI)可通過“創新鏈”與“資金鏈”雙渠道推動客戶創新,并建議堅持“走出去”戰略、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打造數字化透明供應鏈、發展供應鏈金融。
本屆年會同步設置五大分論壇,覆蓋全球經濟關鍵細分領域。各分論壇圍繞“中美貿易摩擦與世界經濟新格局”“人工智能與產業鏈供應鏈優化”“人工智能、數字經濟與數字貿易”“高水平開放與雙向直接投資”“數字金融、綠色金融與高質量發展”主題,組織專家學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交流行業前沿動態,為相關領域發展提供思路借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