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朱公子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底氣。
我國是人口大國,解決老百姓吃飯問題,在各朝各代都是統治者最關心,也最頭疼的問題。但在靠天吃飯的時代,農業產出極為低下,沒有任何朝代能根本解決吃飯問題。
如果生活在所謂的盛世,趕上風調雨順,老百姓勉強能夠吃上飽飯。一旦遇上荒年,貧苦百姓只能吃草根、樹皮,吃觀音土。史書關于“人相食”的記錄就有四百余次。
歷史上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規律,就是極端的災荒必然引發極端的戰亂。諸如黃金起義、黃巢起義、明末李自成起義,往往與饑荒相生相伴。
糧食安全出了問題,政權就會出問題,反過來老百姓再跟著遭殃。
但即便是進入20世紀的民國時代,也沒有結局糧食安全問題,仍然一度要依靠“洋米”“洋面”滿足糧食供應。
真正從根本上解決吃飯問題,實現糧食自給自足,還是在解放后。
提到糧食,我們很容易想起“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其實袁老只是解決糧食問題的代表性專家,為糧食安全作出巨大貢獻的還有“雜交玉米之父”李登海、寒地水稻專家徐一戎、秈粳稻雜交育種專家陳溫福等一大批人,名字太多,數不過來。
正是一代代、一批批的專家學者競相接力,分工配合,艱辛探索,不斷改造土壤、培優糧食品種,一代代老百姓在土地上艱辛勞作,中國人才逐漸吃飽、吃好,終于在糧食安全上有了底氣。
![]()
現在,我國不僅實現了糧食安全,而且水稻、小麥、大豆、玉米等糧食的培育水平已經全球領先。
也正是因為這樣,境外間諜分子竟然又瞄上了中國的糧食技術和糧食安全。
當我們說起間諜時,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也許是電影《碟中諜》。瀟灑帥氣的阿湯哥扮演的特工伊森亨特在電影中上天入地、使用各種易容與黑客技術,執行各種“不可能的任務”。
![]()
而實際上的間諜活動與上面的畫面相距甚遠,不一定有易容,但一定有潛入和滲透。其中,糧食領域已經成為間諜活動更為基礎、更為隱秘的戰場。
現代糧食產業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鏈條,從育種研發、種植生產、加工儲運到市場銷售,每一個環節都可能成為間諜活動的突破口。
糧食領域的間諜活動,其目的遠非單純的商業竊密,而是系統性的、戰略性的滲透與破壞,旨在削弱我們的糧食自主可控能力,制造社會恐慌,甚至以此作為要挾的籌碼。
從國安部門近期公布的案例來看,糧食領域的間諜活動日趨頻繁和復雜。
![]()
比如,種子素有農業的“芯片”之稱,是糧食生產的起點。擁有高產、抗病、適應性強的優良品種,就意味著在農業競爭中占據了制高點。親本種子,也就是第一代用于雜交實驗的種子,因為涉及我國糧食數據和種質資源,我國一向嚴禁對外出售。
這也成為間諜活動的重要目標。某境外間諜機關以“合作制種”的名義,以高價為誘餌,誘使我國某公司人員朱某“銷售”親本種子。朱某在高利誘惑之下鋌而走險,出賣國家利益。為逃避監管,朱某將親本種子放在其他申報出口的集裝箱內,最終案發,身陷囹圄。
再比如,某國領館人員以該國農業、生物研究人員為主體,組建所謂的調查隊,多次到我國重要農業產區搜集某中農作物的產量和儲備數據。
該團隊反偵查意識非常強,在刺探情報過程中多次更換交通工具,而且多選擇鄉間小路臨時停靠,進行所謂的“調查”。幸虧被國安機關及時發現,否則將導致重要數據外泄的嚴重后果。
這只是近期公布的典型案例。相信還有更多的間諜活動沒有公布。
相關案件和證據表明,大量的間諜分子通過收買關鍵科研人員、網絡入侵數據庫、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等手段,或利用國際合作項目為掩護,非法獲取我國花費數十年心血培育的珍貴親本材料和核心技術參數,或監測我國農作物種植面積和長勢,從而精準預測產量。
這些刺探和竊取,直接的危險是使我國喪失競爭優勢,給我國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更可能使我國在未來的農業科技競爭中陷入被動,長期受制于人。
第二個危險是,清晰繪制出我國的“糧食地圖”,在關鍵時刻,比如如遇自然災害或國際局勢緊張時,散播謠言、操縱市場,人為制造“糧荒”恐慌,擾亂我國秩序。
更為危險的是,相關數據一旦被竊取,境外間諜機構即掌握了我國的種子、土壤、氣候等樣本,用于相關缺陷研究,將來向我國發動生物戰,大為方便。
甚至此刻,也許糧食間諜正在蠢蠢欲動,甚至已經潛入我們的實驗室,跑向田間地頭。
思之極恐,絲毫大意不得,怎么小心都不過分。
當然,我相信有國安機關在,一定能夠守護我們的糧食安全。
同時,反間諜斗爭不僅是國安機關的職責,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
那么,面對伸向中國農田的黑手,在田間地頭施展的間諜伎倆,我們這些普通人,應該怎么辦?
如果你是農民,請提高警惕,發現可疑人員拍照、詢問產量等行為,及時舉報。
如果你是科研人員,請增強保密意識,避免一不小心成了“內鬼”。
如果你是企業家,請守法經營,頂住誘惑,對合作方,尤其是境外合作方的背景、目的,務必仔細審查,謹慎交易,切勿搞“灰色交易”讓自己成為“帶路黨”。
糧食領域的間諜滲透,是一場沒有硝煙的隱秘戰爭。
這場戰爭沒有震耳欲聾的炮火,卻同樣關乎國運民生,其破壞力在悄無聲息中積累,足以撼動一個國家的根基。
它提醒我們,國家安全的疆域早已超越了傳統的邊界,延伸至我們賴以生存的每一粒糧食之中。
“飯碗必須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守護糧食安全,就是守護國家安全,守護每個個體的安全。
-完-
筆不阿貴,文不奉承
yanbaoer2024
比較犀利的文我會發這個備號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