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一起設計
微信公號:together-design
本文已獲得授權
總部大樓
JPMorganChase Global Headquarters
福斯特建筑事務所(Foster + Partners)為美國金融巨頭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設計哈頓中城的全新總部大樓昨天正式啟用了。

該項目位于公園大道 270 號(270 Park Avenue),是一座高達 423.1 米、共 60 層的超高層建筑,也是紐約市第六高的摩天大樓,可容納約1 萬名員工。
![]()
大樓總面積達23.2 萬平米,由水力發電供能,實現了凈零運營排放。建筑室內空氣質量、采光與健康標準均超越當今國際規范,體現了“為當下打造未來辦公場所”的理念。
![]()
設計團隊強調的三個設計關鍵詞:
1、可持續(Sustainable)
2、健康(Healthy)
3、連接(Connected)

△建筑模型
Part 01
建筑創新
「輕盈」落地
新總部建于原聯合碳化物大廈舊址上。為滿足 1 萬名員工的辦公需求, Foster + Partners 自 2018 年中標后,針對地下復雜的地鐵結構和狹窄街區空間,研發了全新的結構體系。
![]()
![]()
△東立面和南立面
對于如此規模的摩天大樓,傳統的做法通常是深入鉆探至高質量巖石,或者建設較淺但寬大的深樁基礎以支撐整座塔樓。

然而,由于現場下方正好有兩條地鐵線路,這些標準方法根本無法實施。因此必須開發創新的結構解決方案,既能保證建筑穩固,又能避免干擾地下交通設施的正常運行。

為承受摩天大樓巨大的重量,設計團隊沿著地鐵剪力墻布置了支撐體系,并在這些剪力墻下方加裝樁基礎進行加固,從而在不干擾地鐵運行的前提下,確保塔樓的穩固性。

建筑底部被整體抬升約 24 米,由一系列 V 形柱(扇形柱Fan-shaped Columns)與三角形桁架系統支撐,這些柱子將整座建筑的巨大重量均勻傳導至下方經過精心布置的地基上。

柱體節點圖▽
![]()
![]()
![]()
扇形柱與三角支撐系統,形成輕盈通透的體量感,也讓從公園大道到麥迪遜大道的街區視線更加開闊。
![]()
![]()
![]()
從外觀上看,塔樓被一組青銅色的斜交網格結構(Diagonal Megaframe)包裹。這種交叉支撐不僅提供側向穩定性,也成為建筑視覺的主導特征,與玻璃幕墻共同構成紐約天際線中的獨特節奏。
![]()
整個建筑還采用了特殊過濾系統,引入更多外部自然空氣流通,從而減少空調能耗。同時,建筑內部安裝了晝夜節律照明系統,進一步降低了電力消耗,實現了高效的綠色辦公環境。

Part 02
空間組織
一座城中之城
室內,首層大堂是整座建筑與城市之間的過渡空間。雙層挑高的空間以青銅金屬、淺色石灰華與玻璃為主材,營造出莊重又溫暖的氛圍。![]()
中庭中央的寬闊樓梯與夾層平臺引導人流上行,同時模糊了“工作”與“公共”的邊界。自然光透與藝術裝置共同塑造了儀式感與開放性并存的“城市客廳”。![]()
室內電梯系統示意圖▽

“The Exchange” 是摩根大通紐約新總部的核心空間,一個貫穿三層的多功能餐飲與社交大廳。這里匯集了多家餐廳、咖啡吧、會議區、展覽與活動場所等多個功能節點。
![]()
螺旋樓梯與連貫的露臺讓空間層層展開,自然光從頂部傾瀉而下,形成明亮而開放的立體視覺感。
![]()
室內還特意設計了一根旗桿,旗幟在人工微風的作用下輕輕飄動。既是視覺焦點,也為高挑空間帶來動態感。
![]()
室內由Gensler主導設計,以“靈活協作”為核心。空間采用模塊化布局,允許桌面、會議區與休息區自由組合,以應對不同團隊的需求。團隊以“鄰里單元”形式組織,形成具有歸屬感的微型社區。開放式平面與半私密會議區交織,既保持通透感,又保證專注度。
![]()
△中層辦公區平面圖

△辦公區效果圖
穿插其中的咖啡角與雙層高休閑區,讓工作與交流自然銜接,營造出鼓勵創新與社交的辦公氛圍。

△辦公區效果圖
這座大樓的完工刷新了紐約的天際線,也代表了全球辦公建筑向電氣化、綠色化的未來邁出的重要一步。
![]()
特別鳴謝非建筑的朋友:
一起設計(微信號:together-design)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