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9月17日傍晚,‘排長,把馬栓好,咱得快點,我想去趟陳店鄉。’”李德生邊整理挎包邊低聲囑咐。兩個小時的休整,對一支行軍上千里的野戰部隊不過眨眼工夫,卻足夠讓一名31歲的旅長沖回故里,確認一段牽掛是否還在。七里坪臨時宿營地離李家洼只有七八里,他帶著警衛員、參謀外加一個騎兵班策馬而去,蹄聲碎在夜色里,像他此刻急促的心跳。
事情還得從南線大局說起。劉鄧大軍橫渡黃河后,一路南下大別山,旨在把國民黨主力往中部地區拖,減輕陜北、山東壓力。這叫戰略挺進,大方向不能耽擱,但千里行軍中總有若干彈性節點,旅以上主官爭取探望親人的心思一點不難理解。對于出身鄂豫皖的干部來說,大別山不是簡單的地理坐標,而是一枚烙進血液的符號。
李德生當年就是從這片山嶺里“爬”出去的。九歲喪母,十二歲挑水種田養活父親;1930年,14歲的他扛不住心里的火,跑到獨立團門口吵著要參軍。團部嫌個頭太小,沒同意;兒童團長的名頭一亮,還通過情報接頭的暗號,他們才發現這小子不光眼尖腿快,還認得路標會寫信號,索性留了下來。父親默默幫他把包袱打好,臨別只說了三個字:“要爭氣。”多年以后,這句話仍像一聲仿佛從山谷深處傳來的回響。
![]()
1932年冬,紅四方面軍被迫突圍,部隊一撤,留下的家屬被敵軍列入黑名單。李父被抓、被放、再被追,折騰幾年,肺病加舊傷拖垮了身體。鄉親后來回憶,“老李頭最后是在路邊草棚里咽的氣,身上還抱著小德生小時候寫的那張歪歪扭扭的字條”。這些細節,李德生直到抗戰勝利后仍一無所知。前線電報里只有作戰坐標,他父親的下落則像雨夜蠟燭,悄無聲息熄滅。
南下途中,旅里不少官兵在山道拐彎處就能看見自家老屋的炊煙。李德生嘴上不吭聲,心里卻掰著行程。七里坪的空隙來得正好,他打算跑一趟。沿途碰到的老鄉先是緊張地閃到路邊,還以為是國民黨還鄉團。李德生趕忙揚聲:“我們是晉冀魯豫軍,不拿老鄉一針一線!”鄉親們先愣后笑,圍著他七嘴八舌問:是不是要在這兒扎根?他脫口而出:“這回回來了,就不走。”說完自己也被這句話震了一下——十五年的奔波,他頭一次真敢許這種諾。
踏進李家洼那片荒坡時,天色已暗,幾間舊屋早被燒成斷壁殘垣,連屋基都看不清。他依稀認得對面張家還是青磚黑瓦,于是翻身下馬直奔鄰居嫂子家,想先問個究竟。院門半掩,可屋里靜得出奇,只聽得孩子壓抑的抽泣聲。嫂子誤把這隊解放軍當成“清鄉”部隊,抱著孩子鉆進床底,連大氣都不敢出。警衛員掀開被單時,她驚得差點喊出聲。李德生急忙摘帽,喊了聲“大嫂,是我,小生!”嫂子瞇眼打量良久,才恍然想起那張兒時面孔,“哎喲德生哪,我都快嚇死了!”
短短幾分鐘,院子擠滿了聞訊趕來的鄉黨。有人塞給他一把剛烙好的紅薯餅,有人遞煙卷,有人問部隊還缺不缺挑糧工。誰也沒提父親的事,大家對視半晌,最終還是張家老伯咳了一聲,把那一年草棚里的情況說了。李德生沒吭聲,眼角抽動一下,隨即轉身向山坡走去。他找到了一個用亂石壘成的小墳頭,荒草齊膝,月光慘白。他從口袋里摸出半截蠟燭點燃,立正,敬禮,隨后輕聲道:“爹,兒子回來了。”
回營的路并不算遠,卻走得格外沉。途中碰見兒時一起放牛的伙伴王七喜,對方已是滿臉絡腮胡,兩人相視片刻后哈哈大笑。那份笑,包含少年時追牛過河的淘氣,也包含在烽火歲月里掙扎求生的苦澀。王七喜悄悄塞給他一包炒花生:“哥們就剩這點家底,你拿去路上墊墊。”李德生沒推,讓警衛員分了一半,另一半裝進了懷里。
![]()
休整期限已到,騎兵班向山腳放了三個急促的哨聲,宿營地燈火亮起。李德生翻身上馬,再次向村口揮手。有人喊:“德生,下回帶部隊來修條公路吧!”他回一句:“等打完仗,咱們一起修!”蹄聲漸遠,夜色又合上,如同那段未完的諾言被小心折進背囊里,等待更久遠的兌現。
大別山戰役后來證明,劉鄧大軍這一跳,讓國民黨整整九個師如芒在背,也為中原腹地的解放奠定突破口。史書上記下的是兵力、陣地、攻防線;紙背之后,則是一位旅長短短兩個小時的探親,和一位鄉下老婦人躲床底的驚魂。這些碎片拼在一起,才是戰爭最真實的肌理:槍響之外,仍有人惦念熱乎的紅薯餅,仍有人記得寒潭旁的放牛歌。不得不說,勝利從來不是一串冰冷數字,而是無數普通家庭得以在月光下安睡的那一刻。
李德生第二年被調入第二野戰軍指揮機關,1955年授少將軍銜;幾十年后,他談起大別山時常半開玩笑:“要不是當晚嚇著了大嫂,我恐怕還得找半天路。”玩笑背后是旁人難以體會的蒼涼:父親長眠故土,母親早逝,而他已把全部親情交給了人民軍隊。歷史的齒輪繼續轉動,這一頁就這樣嵌在金戈鐵馬的年代里,沒有悲壯的口號,也沒有煽情的注腳,卻自有千鈞重量。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