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財長貝森特當著全國觀眾的面向 3 億美國人高調做出了保證:現在七國集團已經聯合要搞稀土,最多不會超過 12 到 24 個月,一定能解決稀土問題,讓中國無法在這個領域威脅到美國。
美國意在兩年內構建完整稀土供應鏈,徹底擺脫對中國依賴。無論貝森特言論是否夸大,有一點確鑿無疑:這兩年間,五角大樓不敢與中國大陸直接沖突,故而需在亞洲精心布局,先穩住中國大陸。為此,他們打算在中國周邊織就一張所謂的“嚴密網絡”。
![]()
近日,印度、菲律賓、越南均傳出對中國不利的重大消息。
1.越南方面。11月2日,美國防長赫格塞思(Pete Hegseth)抵達越南河內開啟訪問,會談伊始他表示,美方希望深化與越南的軍事關系。此時,雙方正就潛在軍備供應進行長期談判。據路透社消息,越南長期依賴俄制武器,近年尋求武器來源多元化。2016年美國解除對越武器禁運后,拜登政府任內雙方對話有進展,但主要軍備項目仍未達成正式協議。赫格塞思從馬來西亞參加完亞洲防長會晤后抵達河內,會前他稱,深化(軍事)合作對兩國有益。他還提到,美國已向越南海岸警衛隊交付3艘巡邏艦,12架T-6教練機中已交付3架,后續合作將繼續推進。
2.菲律賓方面。美菲達成新軍事合作,首次組建菲律賓特遣隊,這成為兩國軍事合作的新進展。據美國太平洋艦隊消息,該特遣隊由一名海軍將軍領銜,共60人,主要針對中國。合作中,美國向菲方提供先進武器裝備及軍事訓練援助,意在增強菲律賓在南海的軍事行動能力。
3.印度方面。美國與印度正式簽署為期十年的防務合作框架協議,預示著未來十年兩國軍事合作將進一步深化。合作范圍涵蓋聯合軍演、情報共享等多個領域。這意味著,莫迪政府最終還是在軍事合作上向美方作出妥協,相較于中俄,其更傾向于與美國展開合作。
![]()
顯然,老美又跑來亞太地區搞事情了!不過,對于五角大樓而言,僅依靠印度、菲律賓、越南三國尚顯不足,其還需借助日本與韓國的力量。
近幾天,日日本和韓國確實都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一件大事。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前幾天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韓國后,便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他已經批準韓國建造核動力潛艇。
當地時間10月29日,特朗普訪韓并與韓領導人在慶州博物館會談。韓總統李在明請求美方提供核潛艇所需核燃料,特朗普未當場回應,但表示希望在造船、共同防御領域與韓合作。媒體稱這是韓方首次表明引進攻擊型核潛艇(SSN)意向。后特朗普批準韓建核潛艇,但要求在美國費城造船廠建造,李在明政府表示滿意,認為可用于對中國盯防。
![]()
而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韓國這邊正高興著,日本那邊也有動靜了。10月31日《日經亞洲》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剛批準韓國獲得核潛艇,或重塑東亞安全環境,日本也蠢蠢欲動,正就升級潛艇艦隊展開討論。
報道認為,若韓國采購核潛艇,日本可能“被迫效仿”,新上臺的高市早苗政府已對此持開放態度。自民黨與日本維新會合作協議提及研發“下一代推進系統”潛艇,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更直言“所有辦法都得考慮”。
日本想跟進,有實際需求也有算計。其一,日本要守海域比韓國大,常規潛艇跑不遠、待不久,核潛艇隱蔽性和續航力佳,可裝遠程導彈;其二,美國推行“印太戰略”,日本借核潛艇打破二戰后軍事限制,加速“國家正常化”。況且,澳大利亞通過AUKUS獲核潛艇技術,韓國又緊跟其后,日本自認身為美國盟友,不應錯過。
從未來局勢來看,中國可能面臨的最不利情況是,周邊國家日本、韓國以及澳大利亞均配備核潛艇,且這些核潛艇的部署目的均為對中國進行監視與防范。
![]()
盡管中美貿易戰有所緩和,但美國對華動作愈發頻繁密集。特朗普已摒棄與中國一對一的博弈模式,轉而采取拜登政府的老策略——拉攏盟友共同遏制中國。這一策略源于奧巴馬及拜登時期,特朗普曾對此不屑一顧,但近期貿易戰讓他意識到,中國難以單獨應對,需聯合盟友施壓。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中方注意到相關情況,中方希望韓、日、美切實履行核不擴散義務,做促進地區和平穩定的事,而不是相反。未來的亞太格局已經很清楚了:老美越是上躥下跳,就越暴露他們的焦慮和不安。
對此,大家有何看法?歡迎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