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的一番表態,再次引發全球輿論的關注。面對鏡頭,他語氣強硬地表示,如果中國在稀土出口上“出爾反爾”,美國已經準備好了“反制措施”,包括重新加征關稅。
一句話,又是熟悉的劇本——威脅、施壓、造勢。這種“放狠話”的姿態,看似底氣十足,但仔細一看,其實更多是一種“心虛的叫囂”。
![]()
一、“稀土牌”又被打出來,美國到底慌什么?
稀土,這個聽起來有點神秘的詞,其實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遠。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電動馬達、風力發電機,還是手機芯片、雷達、導彈系統,幾乎都離不開稀土元素。
而全球的稀土產業格局,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中國是龍頭,其他國家都在后面吃灰。
數據顯示,中國在稀土開采和加工環節的全球占比長期維持在70%以上,在高純度分離和深加工領域,甚至超過90%。美國雖然也有稀土礦,但因為開采成本高、環境要求嚴、技術不完整,至今仍嚴重依賴進口。
這就是問題的根源。
![]()
只要中國稍微調整一下出口政策,美國的高科技制造業就要頭疼。正因如此,每當中美關系出現摩擦,華盛頓總會有人跳出來炒作“稀土風險”。貝森特這次的喊話,其實就是在“心理防御”——他清楚稀土是美國的軟肋。
早在十多年前,中日因釣魚島問題發生摩擦時,日本一度遭遇稀土供應緊張,導致其電子產業受到沖擊。那次教訓至今讓西方國家記憶猶新。從那以后,美國就一直在謀劃“去中國化”,試圖建立所謂“稀土聯盟”,拉上澳大利亞、加拿大、甚至非洲國家,想重新搭建自己的供應鏈。
但問題是——有礦不代表有產業。美國這些年砸下不少錢,卻仍舊沒能補齊從開采、分離到磁材制造的完整鏈條。
二、嘴上喊“不脫鉤”,行動上卻處處防備
貝森特在采訪中一方面說,美國無意與中國“脫鉤”,另一方面又不斷強調要“降低風險”,甚至威脅要動用“最大經濟杠桿”。
這種說法聽起來似乎矛盾,但其實很符合美國的邏輯:既想享受中國市場和供應鏈帶來的紅利,又不想被依賴關系牽制。換句話說,就是“既要又要還要”。
![]()
其實,從去年以來,美國對華經貿政策的兩面性愈發明顯。一邊宣稱“合作是唯一出路”,另一邊卻不斷在關鍵領域設限、封鎖、威脅。
就在不久前,中美在吉隆坡達成經貿共識,中方同意暫緩新的稀土出口規定一年,美方則承諾暫停執行“50%穿透規則”一年。
協議剛簽字沒幾天,美國財政部長就迫不及待地放話,顯然是耐不住性子。
那么,到底是誰在“出爾反爾”?
中國遵守共識、釋放善意,美國卻反手再放狠話,這種反復無常的表現,早已讓全球投資者看得一清二楚。一個連盟友都時常“出賣”的國家,又怎么能指望別人信任?
![]()
三、“威脅”背后,是美國經濟的焦慮
貝森特之所以話音越來越沖,其實是因為美國自己心里沒底。
當前,美國國內通脹仍居高不下,制造業復蘇困難,房地產和金融市場壓力重重。美聯儲多次加息后經濟動力明顯減弱,如果再不降息,部分行業的衰退可能會蔓延開來。
在這樣的背景下,貝森特還不得不對外“強裝鎮定”,說什么“美國會自己搞定稀土”,不過是安撫選民和企業界的心理話術。
事實是,美國短期內根本離不開中國的供應鏈。
根據業內估算,即使美國全力發展稀土開采,從資源開發到形成穩定的工業體系,至少要花8到10年。而與此同時,中國早已從單純的原料出口國,轉型為高附加值的材料和技術輸出國。
![]()
這就像一場馬拉松,美國才剛剛系鞋帶,中國已經跑出好幾圈。
更何況,美國“去風險化”的成本太高。建一座符合環保標準的稀土分離廠,動輒要幾億美元,還要承擔巨大的環境與安全風險。就連澳大利亞這樣的資源大國,也因為成本問題而頻頻喊停。
所以,貝森特口中的“隨時準備動手”,更像是一種姿態——嚇嚇中國,安慰一下國內。
四、結語:越是嚷得兇,越說明底氣不足
在中美博弈的大棋盤上,稀土確實是一張重要的牌,但絕不是威脅和對抗的工具。中國的目標一直是維護公平、穩定、有序的國際貿易環境,而不是“卡脖子”或“玩政治”。
反觀美國,一邊享受全球化的成果,一邊又試圖破壞規則、推卸責任。
![]()
這種做法不僅損害自身信譽,也讓全世界越來越看清美國的真實面目。
貝森特的“狠話”,更多是焦慮的表現。說白了,美國現在既離不開中國,又不甘心依賴中國。可在現實面前,這種“口頭強硬”很難掩蓋事實——稀土的主導權仍然在中國手里。
與其天天喊“準備動手”,不如真正去修復信任、搞好合作。畢竟,世界經濟不是誰威脅誰就能穩定的,而合作,才是唯一能讓雙方都受益的出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