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 | 劉娜
首發公眾號 | 閑時花開
美好的禮物,皆源于愛。
愛的禮物,才源遠流長。
一段老友深情
今年夏天,我娃中考成績出來后,我在三聯書店當編輯的好朋友王海燕,得知我娃的歷史考了滿分后,非要給我兒子送一個禮物。
禮物很快收到,是一套書。
恰好當時正值暑假,孩子抓起書就回到小書房看起來了。
我以為他只是隨便翻翻。
結果幾個小時后,孩子從小書房跑出來,激動地驚呼道:
“媽媽,這書也太好看了吧!特別有趣,特別有用,我才看了兩本,就看到我們今年語文、歷史、道法和地理的好幾個考點!”
![]()
點擊上圖,即可購買▲
這是什么書,竟然這么有趣還這么有用?
我很好奇,就抽出一本看了起來。
這一看不要緊,我發現了兩個秘密:
第一:
這套書的責任編輯,就是我的好朋友王海燕。
第二:
這套講給孩子的書,是以老爺爺給孫子講故事的形式,將中華文學五千年和世界文學五千年,以通俗易懂又妙趣橫生的形式講出來,朗朗上口,非常好讀。
但它又不淺顯,而是深刻又立體。
堪稱一本集文學、歷史、藝術、文化于一身的寶藏書本。
毫不夸張地說:
這些年因工作因陪讀,我也讀過不少青少年讀物。
像這樣讓孩子在毫無壓力中不由自主就吸收知識、補充能量的好書,我還是第一次見。
![]()
點擊上圖,即可購買▲
于是,我也跟著孩子讀了起來。
恰好這個暑假我娃有個關系特別好的朋友要過生日。
娃想來想去,就懇求我再買一套海燕編輯的這套書,作為禮物送給他最好的朋友。
娃的好朋友收到這套書后,也是非常激動:“這套書真的太好讀了!每天寫完作業我都要看,連游戲也不玩了,謝謝你和你媽媽!”
我娃開心地對好朋友說:“不客氣,這書的編輯可是我媽的好朋友們呢!”
那問題來了——
這套承載著媽媽友情和孩子友情的好書,到底是什么書呢?
一套經典好書
這套書,就是銷量65萬多冊,榮獲“全國優秀暢銷書獎”,入選《希望書庫》,被教育部列入《中華文史知識課程內容與教學指導書目》的“講給孩子的中外文學五千年”叢書——
![]()
![]()
點擊上圖,即可購買▲
這套書共10冊。
分兩部分——
《講給孩子的中華文學五千年》(7冊);
《講給孩子的世界文學五千年》(3冊)。
![]()
點擊上圖,即可購買▲
最值得一提的是:
這套書是由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賜題初版書名,畢業于老北大的教育家、人教社50年代編訂中學語文課本的資深編審張中行先生稱賞推薦。
被譽為“薈萃人類文學遺產之精華,再現世界文壇群星之璀璨”的好書。
![]()
點擊上圖,即可購買▲
我看完這套書最深的感受是——
和以往所有青少年讀物不同的是,這套書完全沒有這代孩子討厭的“爹味”和“說教”。
它有種神奇的魔力,就是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閱讀體驗中,不知不覺中駛向深邃遼闊。
這與書本“打破常規的創新寫作”密不可分——
它采用爺孫對談的獨有形式,借用孩子們寒暑假的百多個夜晚,系統而生動地講述了中國文學和世界文學的發展歷程。
是在津津有味的講故事中,讓孩子潛移默化地全面吸收知識,而不是在枯燥無味中硬塞給孩子們道理。
堪稱“精準面向青少年讀者的中外文學知識普及讀本”。
![]()
點擊上圖,即可購買▲
整套書上起神話時代,下至20世紀,包含中外600多位文學大師的逾千篇(部)經典作品,穿插關于作家生平和創作的趣聞逸事。
還有精美插圖1000余幅,讓人在圖文并茂中,感受到文學王國的浩瀚與深邃。
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內容永遠是王道。
這套書之所以如此好評,不僅在于它對文學的介紹全面而精當,滿足了讀者了解中外文學的基本需求;
還在于作者把“搞學術”和“講故事”完美結合起來。
●先說說《講給孩子的中華文學五千年》——
從“遠古神話”講到“張愛玲”,使四五百位文學名家、近千篇(部)經典作品,在漫長的中國文學歷史長河中,都有著確定的“位置”和各自的光芒,從而展示出各歷史時期的文學風貌。
脈絡清晰、輕重得宜,用“史”的線索穿起來孩子們在課堂上拾取的有關中國文學的“零珠碎玉”。
![]()
點擊上圖,即可購買▲
就說很多孩子都熟悉的《水滸傳》吧,作者一是選擇了宋江、林沖、楊志、魯達、武松等人物進行具體的分析,因為《水滸傳》是元末明初“英雄傳奇”類小說的巔峰之作,講解、分析和欣賞一系列英雄人物的“傳奇性”,這正是作品本身的性質、類型所決定的。
這套書好就好在,不老生常談,不流于表面,而是以不斷質疑不斷探索的方式,帶孩子深入思考——
《水滸傳》轟轟烈烈的一次起義,為什么最終竟然“全伙受招安”了呢?
原書這樣寫道:
(宋江)終于率領義軍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有人因此批評宋江是葬送起義大業的罪人。
其實他不知道,“水滸”故事最早是在南宋時創作、流傳的,那會兒正是宋金交戰的歲月。
由于外族入侵,許多漢族造反者紛紛接受朝廷招安,改稱“忠義軍”,調轉槍尖跟女貞人作戰。
一時之間,接受朝廷“招安”成了順應民族大義的歷史潮流。
《水滸傳》渲染宋江受招安,大約便跟這一歷史現實有關……
結合歷史背景,升維看待問題,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
點擊上圖,即可購買▲
為“軟化”學術面孔,書中還穿插了很多逸聞趣事。
例如“捉刀”一詞,原來出自曹操。
書本在 “宰相詩人曹操”一節中講述:
人不可貌相。
據說曹操個子不高,其貌不揚。
一次匈奴使者來見他,他怕自己不能震懾敵國,特意選了個儀表堂堂的部下裝扮成自己,自己則扮作侍衛模樣,在一旁提刀站立。
等那位使者離開,曹操派人去刺探使者。
使者說:魏王儀表不凡,的確很威風,可是他身旁那位“捉刀人”,才是真正的大英雄呢!
這樣的故事,在書中不勝枚舉。
●再說說《講給孩子的世界文學五千年》——
作者運用“真正的混合編年”模式,把世界看成“地球村”,盡量按照時間順序講述文學的演進,在盡可能情況下照顧到地域與國別。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進行橫向比較,看看在同一時代里,有哪些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作者在進行著創作活動,他們之間有無聯系和影響。
![]()
點擊上圖,即可購買▲
比如,在十八、十九世紀之交的短短幾年內,有十多位歐美文壇“大腕”降生:
1795年出生的英國詩人濟慈、1797年出生的德國詩人海涅、1799年出生的俄國詩人普希金和法國小說家巴爾扎克。
三年后,法國的大仲馬和雨果也降生了。
再過一年,是法國的梅里美。
1804年,是法國的女作家喬治·桑和美國小說家霍桑,1805年,是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
十年間,就有這么多大師級的作家“扎堆”誕生,這個只有從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多方面,才能探究其深層次的因緣。
此外,和中華文學五千年一樣,在對名家名作的介紹中,也穿插了不少掌故趣聞。
![]()
點擊上圖,即可購買▲
例如雨果寫《巴黎圣母院》時,為啥把衣服鎖進柜子里,光著身子裹條毯子奮筆疾書?
巴爾扎克為什么寫著寫著突然嚎啕大哭起來?
身為貴族的托爾斯泰為何要自己砍柴、挑水、縫皮靴?
馬克·吐溫的筆名又是怎么來的?
讓孩子們帶著好奇去深度閱讀,又在閱讀中學到知識,開闊眼界。
說到這里,我們就不得不聊聊這套書的作者了——
一位教授父親
這套書的作者,是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侯會教授。
![]()
侯會先生不僅是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而且擁有30多年為孩子們寫書的經驗。
侯會先生寫這套書的初衷,和看這套書的你我一樣:
為了孩子。
20世紀80年代,女兒出生后,侯先生就盤算著能不能寫本書陪伴孩子長大。
這個念頭的產生,還和他之前到一所中學聽課的經歷有關。
當時,挨著他的小課桌上,除了一本語文書,就是各種課外參考書,他隨手翻看,無非是些東拼西湊的知識點,枯燥乏味,想來孩子是很難讀進去的。
侯先生想:
能否專門為孩子寫一本談文學的書,由遠古神話講起,再到先秦諸子、《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把孩子們在課堂上拾取的零珠碎玉,穿成一條閃閃發光的項鏈。
有了這個想法,侯先生就開始著手動筆。
為了能讓孩子感興趣讀下去,每寫一段,他都要朗讀、錄音,自己來聽,再找個中學生聽。
中學生若聽得懂,而且感興趣,這一段就算“過”了,否則,就重新來!
經冬歷夏,書稿終于完成。
![]()
點擊上圖,即可購買▲
侯會先生成稿后,第一次投稿時,著名學者、時任編輯張中行先生看到稿子后贊不絕口。
和侯先生素昧平生的張中行先生把書稿推薦給當時的中青社,并問大書法家啟功先生求題書名。
所以這套書最初版是1992年在中青社出版。
從那時起到現在的33年里,這套侯先生“寫給孩子們的書”,經過不斷修訂、豐富、再版,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這套書還曾在臺灣出版繁體字本,在島內風行一時,被定為語文搭配教材和高中必備參考書。
![]()
![]()
點擊上圖,即可購買▲
侯會先生說:
“給孩子寫書,如同跟孩子說話一樣,要彎下腰去,平視著孩子的眼睛,盡量揀他們聽得懂的字眼兒,慢慢地講。”
他還說:
“一切真正美的事物,總是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的,哪怕是寫給孩子看的。”
文如其人。
侯先生用專業、嚴謹、系統的知識架構,和真心、真意、真摯的人文情感,寫給自己的女兒的書,就這樣在愛的流傳中,成為了最好的禮物。
恰恰是侯會先生對孩子們發自內心的尊重、理解與疼愛,才讓他的書穿越歲月和年齡的“時間相”,陪一代又一代人成長。
一片贊譽好評
這套書從初版時,就有驕人的銷售業績,曾榮獲很多獎項,再版數次,印刷無數。
同時,在海峽對岸也風行多年,被臺灣諸多中學及大學指定為“補充課本”“課外必讀” 或“教學參考書”,得到了廣大讀者的認可。
北京電視臺、《北京晚報》、《深圳商報》、《武漢晚報》、《教育時報》、《中國教師報》等各大媒體,都曾為這套書做過深度宣傳報道,來自各界的好評如潮!
當當網等各大圖書銷售網站曾數次斷貨,供不應求……
如今最新版本,作者對該書做了深度修訂,各節內容普遍做了調整,刪減了冗贅內容,增益了膾炙人口的新篇,對全書文字也做了精心潤色,大大提高了書籍的趣味性、可讀性。
書本的開本和裝幀都進行了精心設計、調整,更方便讀者攜帶和閱讀。
![]()
點擊上圖,即可購買▲
首都師范大學段啟明教授說:
給孩子們講“中國文學經典”,談何容易!
侯會老師以自己多年的研究,在這套書中把極復雜的問題,講清了,講活了,條理清楚,語言活潑,做了一件大好事!
北京師范大學李小龍教授說:
侯會老師的這套書源于他給自己孩子的講解,既輕松有趣,又嚴謹扎實——這八個字能融合在一起,實在太難得了。
雖然書名有“講給孩子”的限定,其實,每一個非中文專業的讀者都可以選讀。
《東方文化周刊》的前副總編舒草女士說:
能寫學術文章的學者,文筆未必好,文筆好的,考據未必可信;而侯會老師的文字可以說學術性與可讀性兼具。
懂中國文學的,未必對外國文學有興趣,研究外國文學的,未必懂中國文學;
而侯會老師兼收并蓄,允執厥中。
最后,說說哪些人看了這套書會非常受益——
●小學高年級學生和中學生,這是學習語文、歷史和外語等文科課程必備的課外讀物和補充材料;
●中小學語文和英語老師,可以作為教學參考用書,從中獲得豐富的學科知識,使教學更輕松從容;
●非中文專業的大學生,可詳盡地了解世界文學的基礎知識,了解世界文化背景,提高人文素養;
●一切熱愛世界文化及文學的人士,能夠在短時間內輕松獲取大量的文學常識,提高文化修養。
我們今天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不惜重金,為他們報班、請家教。
其實,如果孩子不能愛上閱讀,不能從文化背景上了解世界,沒有開闊的文化視野,也很難進行深入的學習。
真心建議——
花上萬元給孩子報班,不如給孩子下單這套書。
前200套破價189元,賣完恢復原價!
![]()
點擊上圖,即可購買▲
朋友們:
不管是自家孩子讀、自己讀,還是節假日走親訪友,這套書都是有品位、有分量、拿得出手的禮物。
愛,需要這樣美好的禮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