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前言
中國悄然建成了全球唯一運行的釷基熔鹽堆。
這個數字看似簡單,卻意味著中國在核能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當世界還在爭論傳統核電站的安全問題時,中國已經用13年時間另辟蹊徑。
中國為何能彎道超車?這種發展模式能復制嗎?
![]()
編輯:MUYI
從跟跑到領跑,中國用13年熬出核能霸主地位
甘肅民勤縣的戈壁灘上,一座看似普通的建筑內,正在發生一場改變世界核能格局的技術革命。
這里矗立著全球首座2兆瓦液態燃料釷基熔鹽實驗堆,也是國際唯一實現釷燃料入堆的熔鹽堆。
這標志著中國在世界熔鹽堆研究領域的引領地位,標志著中國核能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
與傳統的壓水堆不同,釷基熔鹽堆采用高溫液態熔鹽作為冷卻劑,無需巨大壓力容器,也不用大量水冷卻。
專家形象地解釋:"這就像把'核燃料'放在'高溫的鹽'里流動發電,既安全又高效。"
這一特性使釷基熔鹽堆能夠擺脫傳統核電的選址束縛,可以建在甘肅的沙漠中,不再像傳統核電站那樣必須"傍海而居"。
![]()
傳統核電站是名副其實的"喝水大戶",一座百萬千瓦級常規核電機組,每小時需消耗數千噸冷卻水。
而釷基熔鹽堆則從根本上杜絕了因冷卻失效引發的安全隱患,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本質安全。
更令人震撼的是,釷基熔鹽堆可以實現在線換料,無需像傳統反應堆那樣停機數月進行復雜的燃料更換。
![]()
傳統核電站需要停堆,反應堆需要終止發電,技術復雜,過程漫長,而釷基熔鹽堆卻能輕易實現燃料更換。
這意味著中國不僅解決了水資源依賴問題,更在核電站運營效率上實現了顛覆性提升。
![]()
橙紅色的液態燃料在反應堆中緩緩流動,這不僅是一幅壯觀的科技畫面,更是中國核能技術自主可控的生動寫照。
這項技術的突破,讓中國核能迎來了"換道超車"的關鍵契機。
它打破了傳統核電對鈾燃料的依賴,將我國儲量豐富的釷作為核燃料,為核能發展開辟了全新道路。
![]()
更重要的是,整體國產化率超過90%,關鍵核心設備100%國產化,供應鏈自主可控,讓中國在核能領域真正實現了獨立自主。
當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數據顯示全球釷儲量是鈾的3-4倍,中國釷工業儲量28萬噸支撐數千年能源需求時,世界開始重新審視中國的戰略眼光。
這不僅僅是一座反應堆的建成,更是一個信號,它向世界宣告:在關乎人類未來的能源科技競賽中,中國正在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
慢功夫贏得快競爭,中國發展模式的智慧密碼
2011年,當中國啟動首批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時,可能很少有人預見到,這一決定將如何改變中國乃至世界的核能格局。
從那時起,中國科研團隊開始了長達13年的技術攻關之路,這條路上充滿了挑戰和未知。
![]()
實驗堆設計、關鍵材料與設備研制等方面的技術難題,被一個個攻克,實現了核心材料、裝備與技術從實驗室研發到實驗堆工程驗證的重大跨越。
這種堅持,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也格外令人敬佩。
![]()
13年時間,夠一個孩子從出生到考上大學,而中國科研團隊卻用這段時間,在核能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
法國曾經也在釷基反應堆項目上投入巨資,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這種對比更凸顯了中國戰略定力的珍貴。
那么,中國為什么能夠成功?這種"慢功夫"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智慧?
答案或許就在于中國獨特的發展模式:長期主義+戰略定力+換道思維。
![]()
這種模式不同于西方的快資本邏輯,不是追求短期回報,而是著眼于長遠布局;不是急于求成,而是穩扎穩打。
中國的制度優勢在這里得到了充分體現,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能夠為了一個戰略目標長期投入、持續攻關。
![]()
從實驗堆、研究堆到示范堆的"三步走"發展戰略,更是展現了中國在重大科技項目管理上的成熟和理性。
這種發展模式不僅適用于核能領域,更可能成為中國在其他關鍵技術領域實現超越的重要方法論。
當我們在為這座實驗堆的建成歡呼時,我們實際上是在為中國的發展道路點贊。
![]()
這不僅是一個技術成功的故事,更是一個制度成功、模式成功的故事。
萊特兄弟的第一次飛行雖然短暫,卻證明了飛行的可能,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同樣,這座釷基熔鹽實驗堆的建成,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開始,卻證明了中國發展道路的優越性,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這種"長期主義+戰略定力"的發展模式,將為中國在更多關鍵領域實現引領提供強有力的方法論支撐。
![]()
從鈾依賴到釷自主,能源安全的關鍵一步
長期以來,"鈾資源匱乏"如同一道緊箍咒,制約著中國核能產業的發展。
2024年,中國鈾礦總需求量大約4萬噸,但國內產量僅4000噸,另外3.6萬噸全靠進口。
這意味著中國的鈾礦進口依賴度高達90%,主要從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以及納米比亞等國家進口。
![]()
其中,哈薩克斯坦供應了60%以上,這也解釋了為什么中核集團要拿下哈薩克斯坦最大鈾礦50%的股權。
過于依賴進口,就無法保障中國的能源安全,這是一個簡單而深刻的道理。
而釷基熔鹽堆的出現,讓中國看到了徹底擺脫這一困境的希望。
![]()
中國已探明的釷礦儲量超過140萬噸,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耗速度,夠14億中國人使用2萬年。
更讓中國人振奮的是,這些釷礦大多是開采稀土時的伴生副產品,相當于"開采稀土附贈釷資源"。
這不僅大幅降低了核燃料的獲取成本,更順便解決了稀土開采的增值利用,實現了一舉兩得。
這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中國將徹底擺脫對海外鈾資源的依賴,把能源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
但光有資源還不夠,關鍵是如何安全高效地利用它。
釷本身不能直接"燃燒",它需要在中子的轟擊下,轉化成另一種核燃料鈾-233,再進行裂變反應。
這個過程有個天大的好處:它產生的核廢料極少,而且放射性壽命大大縮短。
![]()
傳統核電站的核廢料需要隔離上萬甚至十萬年,而釷反應堆的廢料,幾百年后放射性就會降到天然鈾礦的水平。
這簡直是為解決核廢料難題,點亮了一盞明燈,讓核能發展更加可持續。
![]()
再看"熔鹽"這個神奇的設計,這可不是我們炒菜用的鹽,而是氟化鹽在高溫下熔化形成的液體。
在釷基熔鹽堆里,核燃料直接溶解在這種高溫熔鹽中,形成一種流動的、橙紅色的液態燃料。
這帶來了革命性的安全優勢。
傳統核電站就像一個大壓力鍋,需要通過復雜的系統持續冷卻,一旦斷電,就有爆炸風險。
![]()
而中國的釷基熔鹽堆,則像一口放在灶臺上的普通鍋,在反應堆底部有一個冷凍塞,由冷卻鹽凝固而成。
一旦發生異常,溫度過高,這個冷凍塞就會自動熔化,所有液態燃料會在重力作用下,全部流入下方的事故應急儲罐。
由于儲罐的設計使得核燃料無法維持鏈式反應,整個過程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預,依靠最基本的物理規律就能實現"絕對安全"。
![]()
發展模式可復制,為其他關鍵領域提供中國方案
釷基熔鹽堆的建成,其意義遠遠超出一座電站的成功,它是一次面向未來的戰略布局。
在全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爭奪下一代核能技術制高點的競賽中,中國憑借此舉,已經從跟跑者變成了并跑者,甚至在部分領域成為了領跑者。
這種"長期主義+戰略定力+換道思維"的發展模式,不僅適用于核能領域,更可能成為中國在其他關鍵技術領域實現超越的重要方法論。
![]()
想象一下,當這種模式復制到芯片、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其他關鍵領域,將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這種技術還能與中國的另一個戰略目標完美結合——荒漠治理。
這些反應堆尤其適合建設在干旱少人的西部戈壁,它們發電的同時產生大量余熱,可以用于建設溫室大棚,將不毛之地變為沃土。
![]()
一邊生產清潔能源,一邊綠化國土,這是一舉多得的中國式智慧,也是技術發展與人居環境改善的完美結合。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透露,下一步將通過與中國能源領域領軍企業深度合作,共建釷基熔鹽堆產業鏈和供應鏈。
目標是2035年建成百兆瓦級示范工程并實現示范應用,加速技術迭代與工程轉化,為國家提供安全可靠的釷基能源發電新路徑。
![]()
目前,項目團隊正圍繞加釷后的關鍵科學問題開展系統研究,為實驗堆、研究堆、示范堆"三步走"發展戰略從藍圖轉化為路徑清晰的"施工圖"奠定堅實基礎。
在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的競賽中,中國已經搶得先機,為全球核能發展開辟了新路徑。
當然,任何偉大的創新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
釷基熔鹽堆從實驗堆走向成熟的商業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新材料研發、系統集成、經濟性優化,這些都是擺在科學家和工程師面前的現實挑戰。
但這座實驗堆的建成,就像萊特兄弟的第一次飛行,雖然短暫,卻證明了飛行的可能,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回望人類能源利用的歷史,我們從薪柴到煤炭,從煤炭到油氣,再到今天的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每一次能源革命都深刻改變了世界格局。
![]()
今天,中國率先在釷基熔鹽堆這條全新的賽道上邁出了堅實一步。
這不僅僅是一座反應堆的建成,更是一個信號,它向世界宣告:在關乎人類未來的能源科技競賽中,中國正在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這座矗立在戈壁灘上的科技豐碑,或許正是通往那個嶄新未來的鑰匙,而鑰匙,已經握在我們手中。
當我們重新審視發展路徑時,我們會發現,中國的選擇不僅關乎自身發展,更關乎人類可持續未來的共同選擇。
![]()
![]()
結語
釷基熔鹽堆的成功,不僅是一次技術突破,更是一種發展哲學的勝利。
這種"長期主義+戰略定力"的模式,將為中國在更多關鍵領域實現引領提供方法論。
你認為這種發展模式還能在哪些領域復制?歡迎分享你的思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