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中美互動頻繁,外界一度對兩國關系走向出現不少樂觀猜測。
尤其是在釜山的元首會晤過后,雙方在經貿領域達成了一些初步共識,美國也釋放出暫停部分對華關稅的信號,讓不少人以為中美經貿摩擦終于要松一口氣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敏感問題重新浮上臺面,稀土。美國方面希望中國能在稀土出口上“放松一下”,恢復更大的自由度。
而中國這邊,10月31日,在商務部的例行記者會上,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的回應,立刻讓這個話題成為焦點。李成剛部長的話等于明確告訴外界,稀土問題,中國不退讓。
![]()
稀土沒有“松口”,中美只是談了經貿,不包括這個
從外交部到商務部,中國各部門在最近的公開回應中都對稀土問題保持了相當一致的態度。并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在釜山的元首會晤中,中國曾就稀土出口作出過什么承諾。
問題的關鍵就在于,稀土并不是普通的商品,它的戰略屬性遠遠超過了經濟層面的考量。
中國出臺針對稀土出口的管理措施包括更嚴格的申報程序、出口審批以及對用途的審核。
![]()
這些政策并不是短期針對誰而設,也不是為了回應某一次外交談判才臨時上馬的,而是中國在資源管理和國家戰略層面做出的系統性安排。
所以,哪怕中美在其他領域有所緩和,哪怕雙方都在努力尋找合作的空間,也不代表因為談得愉快,中國就會在稀土問題上讓步。
美國方面的某些輿論,似乎有點誤判了形勢。他們可能把中國的克制態度解讀成妥協的信號,進而期待中國會在稀土政策上“通融一下”。
![]()
但事實是,中國從頭到尾都沒有就稀土政策做出任何形式的軟化表態。
稀土不是普通商品,它關系到國家的安全和發展節奏
稀土的用途遍布各類高科技領域,這其中不光有民用的新能源技術、電子制造,也包括軍用設備的關鍵部件。
稀土的戰略意義遠遠不止市場出口的收益問題,更重要的是,這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儲量有限,一旦被過度開采或無序出口,就可能在未來某個階段給國家發展帶來隱患。
![]()
而中國現在在全球稀土加工和供應鏈中處于核心位置,這靠的是幾十年打基礎、建體系的結果。
很多人容易把稀土看成是一張外交談判的牌,覺得雙方舉行了會談,中國就該順勢放開稀土。
但中國一直強調的是,資源安全、環境保護、產業鏈穩定是稀土政策的根本出發點。這些原則不會因為外部壓力而改變。
![]()
李成鋼部長提到“安全”,是準確表達中國現在對稀土定位的基本判斷。中國不是不愿意做生意,也不是要搞資源壟斷,而是先把自己的底線守住,把資源利用的節奏掌握在自己手里。
尤其是在全球技術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如果不設防,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國家利用稀土資源為其自身產業“打底”,甚至在軍事科技上獲得突破。
中國在這個問題上的謹慎,不是退縮,而是一種深思熟慮之后的選擇。
中美競爭未停,稀土是中國手里的“主動權”
中美之間的博弈,沒有因為幾次會晤就結束。即使在經貿領域出現了一些緩和跡象,但從整體來看,競爭的格局仍然存在。
![]()
美國對中國的科技打壓并沒有放松,芯片、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領域的限制還在持續。
面對這樣的局面,中國當然要有自己的應對方式。稀土,正是中國在重要資源領域的一張關鍵牌。
中國并沒有關閉稀土出口,而是通過制度設計,把稀土的出口管理得更有針對性、更有篩選性。
![]()
這種方式,并不是全面封鎖,而是根據用途、對象、合作背景來做出判斷。從操作層面看,這是一種精細化管理,更符合國家利益。
稀土政策的調整,其實也是中國在應對外部挑戰中逐漸成熟的表現。
對外,該出口的照樣出口,但是合理、有節制。對內,推動產業鏈向上游升級,減少資源型出口的依賴,增加附加值。
![]()
美國想要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但從如今全球產業格局來看,這并非短期內能實現的目標。無論是資源儲備、加工能力,還是產業鏈配套,中國都有明顯優勢。
這種優勢并非用來“威脅”誰,而是用來保證自己的發展節奏不被打亂。
可以說,在這場全球資源博弈中,中國并不是在搞封鎖,而是在爭取主動權。而這種主動權的基礎,正是制度上的穩定和立場上的堅定。
![]()
管控不代表對抗,保持合作也要守住底線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雖然在稀土問題上態度堅定,但中國也多次強調,愿意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礎上加強國際合作,也歡迎真正負責任的企業參與稀土領域的互利合作。
這說明,中國的稀土管控政策,并非為了對抗誰,而是為了把控好節奏和方向。合作當然可以談,但規則必須先明確。不是誰想買就能隨便買,也不是誰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在稀土這個問題上,中國展現出的是一種理性、穩健的政策風格。既不盲目擴大出口,也不輕易關閉大門。對外強調規則意識,對內加強產業升級,這種雙向發力的策略,才是長期可持續的路徑。
![]()
這也讓外界看清,中國在稀土問題上的強硬,是戰略性選擇。
稀土不是談判籌碼,而是發展戰略的一部分
李成鋼部長的發言之所以引發關注,不只是因為他話說得直接,而是因為這番話準確表達了中國在重大資源問題上的基本立場。
稀土不是談判桌上的籌碼,更不是某種經濟利益的交換品,而是中國國家安全、產業安全和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美之間的對話可以繼續,也應該繼續,但在涉及國家核心利益的問題上,中國不會也不可能退讓。稀土政策的走向,也不取決于談判桌上的氣氛,而是由國家整體利益來決定。
可以確定的是,中國不會在這個問題上“隨風而動”。
參考信息:
中國稀土出口管制如何影響外貿?李成鋼回應——觀察者網2025-10-31 12:05
中國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如何影響綠色外貿?李成鋼:抓好安全才能有更好的發展,更好的發展才能保障更強大的安全——澎湃新聞2025-10-31 12: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