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藥房藏了20年的“養生寶”!補血、調經、治風濕,6種吃法照著做,全家都能喝
![]()
小區張阿姨最近在業主群里“炸了鍋”——不是因為廣場舞隊搶場地,而是她用一味不起眼的藥材,幫鄰居李姐調好了術后貧血,還緩解了老伴兒多年的風濕痛。
這東西在中藥房常年擺C位,卻被90%的人忽略,它就是雞血藤。別聽名字普通,它可是中醫手里的“全科調理王”,補血、調經、護關節樣樣行,今天把它的用法掰開揉碎講,從20歲姑娘到70歲老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吃法!
先搞懂:這味“藤”,到底能解決多少麻煩?
很多人以為雞血藤只是普通藥材,卻不知道它的功效藏得有多深:
- 術后/貧血的“補血劑”:剛做完手術的人總覺得乏力、臉色差,或者像王奶奶那樣常年貧血頭暈,用它煮水喝,氣血慢慢就補上來了;
- 風濕骨痛的“止痛貼”:陰雨天關節又酸又脹?它能通絡活血,把關節里的“寒氣”趕出去,張阿姨老伴兒用了半年,終于不用靠止痛藥熬日子;
- 女生的“調經神器”:月經不準、痛經到冒冷汗?它既能活血又能養血,張阿姨女兒調理3個月,經期再也不用請假躺平,氣色還變紅潤了;
- 高血壓的“穩壓閥”:能悄悄擴張血管,幫血壓穩下來,鄰居老趙搭配吃藥,血壓再也沒忽高忽低;
- 更別說它還能增強免疫力(相當于給身體加“防護盾”)、幫著預防腫瘤,平時用它泡水喝,小病小痛都少了。
![]()
重點來了!6種家常吃法,零難度還好吃
別覺得中藥難搞,用雞血藤做飯,比煲湯還簡單,每種吃法都對應不同需求,照著做就行:
1. 女生必喝:雞血藤雞湯(調經+補血)
適合:經期量少、臉色蒼白的姐妹
材料:雞血藤20克,雞肉500克,紅棗枸杞(適量),姜片10克,鹽5克
做法:
① 雞肉切塊焯水去血沫,姜去皮;
② 砂鍋放姜片、雞血藤,加清水煲2小時;
③ 最后半小時扔雞肉、紅棗、枸杞,加鹽和味精,喝上一碗,暖到肚子里,經期再也不手腳冰涼!
2. 老人最愛:雞血藤酒(治全身疼、麻、涼)
適合:風濕骨痛、手腳發麻的長輩
材料:雞血藤250克,白酒1000毫升
做法:
① 簡單版:直接把雞血藤泡進白酒,密封7天就能喝;
② 講究版:雞血藤加水1000毫升煮2小時,濾渣濃縮到250毫升,再兌白酒密封3天;
提醒:關節紅腫、發熱的人別喝!它只治“虛寒”引起的疼,別用反了。
3. 產婦補身:補血雞湯(補虛+止血)
適合:產后貧血、身子虛的媽媽
材料:雞血藤25克,黨參/當歸/熟地各15克,白芍10克,柴雞腿1個,米酒100毫升
做法:雞腿洗凈,和所有藥材、米酒放進燉盅,隔水煮到肉爛,連湯帶肉吃,比喝補品還管用。
4. 閉經調理:雞血藤瘦肉湯(活血調經)
適合:有閉經困擾的女性
材料:雞血藤10克,豬瘦肉150克,鹽、味精適量
做法:瘦肉切片,和雞血藤一起下鍋燉,肉爛了加鹽調味,吃肉喝湯,堅持喝能幫月經“回歸正軌”。
5. 懶人做法:雞血藤煲雞蛋(治腰酸+貧血)
適合:月經不調、經常腰酸的人
材料:雞血藤30克,雞蛋2個,白糖適量
做法:加水2碗煮雞蛋,熟了剝殼再煮10分鐘,煮成1碗加白糖,早上吃1個,方便又補氣血。
6. 坐骨神經痛專方:雞血藤燉雞肉
適合:坐骨神經痛、腿麻的人
材料:雞肉/西芹各250克,火腿50克,雞血藤15克,姜蔥、醬油、鹽、味精適量
做法:
① 雞血藤煮25分鐘留藥液,雞肉切塊、西芹切段、火腿切片;
② 油鍋炒香姜蔥,下雞肉、西芹、火腿,倒藥液和醬油,加清水燒開,轉小火煲35分鐘,加鹽調味,吃著香還能緩解腿疼。
最后說句實在話
這雞血藤不貴,中藥房幾塊錢就能買一大段,平時用來煲湯、泡水,花小錢就能幫全家調理身體。張阿姨現在逢人就推薦,小區里好多人都跟著學,連藥店的醫生都說“這才是把藥材用對了地方”。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