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航母因采用了新技術,其打擊距離有望實現翻倍增長。基于此,有觀點認為中國的東風系列反艦彈道導彈將失去作用,淪為“擺設”。
美國《國家利益》雜志也報道稱,美國海軍計劃在2026年全面部署MQ25“黃貂魚”隱身無人加油機。這款加油機能夠顯著提升FA18EF和F35C等主力戰機的作戰半徑,增加數百公里。如此一來,航母艦載機便能在不靠近危險區域的情況下,實施遠程打擊。有分析認為,這將使得東風21D等反航母彈道導彈因射程不足而失去效用。
![]()
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簡單。目前,美國艦載機的作戰半徑相對有限。以F18為例,在滿載炸彈的情況下,其作戰半徑大約只有700公里左右。這意味著,如果航母處于東風21D的射程之內,將面臨致命性的打擊。按照美軍的計劃,“黃貂魚”能夠在500海里之外為艦載機加油,從而為主力艦載機延長數百公里的作戰半徑,理論上可達1300甚至1500公里左右。
對美國而言,這確實是一個頗具吸引力的計劃。它解決了航母打擊距離不足的問題,使美國能夠更安全地進行所謂的“長臂干預”。但值得注意的是,“黃貂魚”實際上源于美國的X47B項目。X47B是世界上第一種艦載隱形無人機,專為艦載作戰設計,適配于電磁彈射系統,主要用于指控作戰。
![]()
然而,由于X47B存在諸多問題,成本失控,且艦載環境的適應性極差,再加上美國的電磁彈射器也頻繁出現問題,X47B最終未能具備實戰能力。2016年,美國正式放棄了艦載無人機的構想,轉而實施艦載無人加油機計劃,最終催生了“黃貂魚”。
波音公司在2018年贏得了這一合約。但即便美國能夠實現“黃貂魚”計劃,也未必能達到預期目的。這款隱形艦載加油機很可能成為一個半吊子工程。雖然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擴大艦載戰斗機的作戰半徑,但1000多公里只是理論數據。在實際操作中,掛載情況、飛行高度、戰術機動等因素都可能消耗更多燃料,實際提升的作戰半徑預計僅略多于1000公里。
從本質上說,“黃貂魚”項目并沒有那么神奇。它反而體現了美軍的被動和焦慮,是試圖重塑航母尷尬定位的產物,也是X47B艦載無人機理想破碎后的無奈選擇。在美國的艦載機中,F35C主要用于奪取制空權,而F18系列則是打擊的主力。
![]()
但目前這些F18都已比較老舊,且非隱身機。在面對中國的反航母和反艦載機體系時,其生存概率本身就很低。即便通過艦載的隱形無人加油機延長了作戰半徑,也很難發揮出自身的戰斗力。
況且,中國反航母的手段并不止一種。就彈道導彈而言,也不只有東風21D。例如東風26,就可以打擊2000公里左右的目標。因此,即便美國加大了作戰半徑,航母也難逃厄運。
不過,通過這件事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趨勢:使用隱身無人加油機確實可以有效提高航母的打擊距離。但美國也不會僅僅停留在“黃貂魚”項目上。然而,現在就將其吹得神乎其神,顯然有些過分。至于說東風導彈是否只是“擺設”,美國不妨試一試便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